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7部分

由人”也是樊家井離不了的“能人”,他們是那些水平很高的畫工或寫款師,哪家需要去哪家,收入不菲。”

“一旦自己的產品得到市場認可,作坊老闆就會關閉街面上的店鋪,離開樊家井,在自己家中作業。因為有了名氣,他們只用等顧客上門採貨。一來是這些老闆擔心自己的技術被同行竊取,二來他們擔心樊家井“大路貨”的招牌影響了自己產品的價位。”

“那仿古瓷都流向哪裡?”

老唐嘆了口氣道:“中低檔仿古瓷面對古玩市場的普通大眾,收藏者很容易識別其真假,可以作為工藝品收藏。即便是那些不懂陶瓷知識的正在入門者,花幾百元的學費,損失還不算太大。”

“最容易擾亂市場的是那些仿製逼真、價格高昂的高檔仿古瓷,其危害程度也最大。景德鎮高仿瓷器集中在涼山樹、羅家塢、筲箕塢、蓮花山莊等社群,這些區域聚集著景德鎮水平最高的古瓷仿製藝人。”

“其實古瓷仿製也遵循優勝劣汰的規律,這裡很多人最初也是在樊家井起家的。他們基本上都是在家裡作業,僱用優秀的窯頭、火工、畫師,並且產品採用傳統的柴窯燒造。柴窯固然能夠保證仿製品“到味”,但因其費用高昂、佔用空間太大、燒造程式複雜,令很多小作坊望而卻步。”

“景德鎮大部分仿古作坊於20世紀90年代初紛紛採用節約空間、費用低廉、乾淨易操作的煤氣窯燒製瓷器,往往只有那些資金充足、生產高檔仿古瓷器的作坊才會採用柴窯燒造。”

“高仿瓷也分三六九等,除了市面上流通的那些價位數千元到數萬元的普通高仿瓷外,還有數量極少、價格驚人的頂尖高仿瓷,它們由技術頂尖的高仿大師製作。今天景德鎮大概還有不到20位這樣的大師,其中的少部分人在泰國和日本從事仿燒。”

“他們往往是被“包窯”,一些來自日本和美國的商人,往往會選擇其中一位,每年出資數百萬元包窯,其一年仿燒的產品全部歸包窯方所有。一般來講這樣的頂級作坊一年只生產十幾件甚至幾件精品,失敗的作品全部銷燬。當這部分作品流入市場後,往往會進入大型拍賣會和知名畫廊,冒充真品,單件價格往往高達數十萬元到數百萬元不等,極大地擾亂了市場秩序。”(未完待續。)

第306章 神秘配方

老唐喝了口茶,繼續道:“一件完整意義上的仿古瓷,指以假充真的仿古瓷。它由兩個步驟構成的,首先是仿製,然後是做舊,二者缺一不可。仿製主要包括紋飾的仿製、器形的仿製、釉色的仿製、胎土的仿製和重量的仿製;做舊則是指採取各種技術手段以製造器物的“歲月痕跡”。。紋飾和器形的仿製。”

“在仿製方面,以紋飾的仿製和器形的仿製相對容易。很多店鋪老闆往往會花數百元或數千元買一件出土的、已經破損的瓷器,目的是為了仿製上面的紋飾。除了直接仿畫之外,他們還會採用細毛筆蘸墨汁在原件上勾勒出輪廓,然後用透明白紙印出輪廓,再將該紙貼在新的瓷胎上摹,這樣往往仿得比較到位。”

“水平最高的甚至採用電腦三維掃描紋飾,幾乎絲毫不差,器形也是如此。今天的古瓷仿製者比較起過去的藝人,最大的不同便是利用各種博物館圖錄和圖書,並根據上面的圖片和資料,模仿紋飾和器形,水平高的甚至可以做到惟妙惟肖。”

“對於利用新原料仿製古瓷的人來說,胎土和釉色的仿製最困難!如同模仿一幅書法作品,你可以模仿字形,卻很難仿出風格。胎土的仿製取決於原料的配方,南宋以前景德鎮瓷器的胎土一直以單一的瓷石為原料。”

“當上層瓷石出現能源枯竭時,南宋末年景德鎮瓷工在浮樑瑤裡鄉麻倉村發現了麻倉土,用這土摻和不子製成的坯性質硬。後在高嶺村發現與麻倉土一樣性質的泥土,名高嶺土,這是制瓷工藝一大轉折。“二元配方”的制胎法也讓景德鎮瓷器自元代起揚名全國。”

“今天景德鎮的很多陶瓷作坊為了節約成本,直接購買來自外地制泥廠的原料,在景德鎮的南山裡也有不少這樣的制泥廠,用這些原料製作的瓷胎很容易識別真偽。比較難鑑別的是嚴格按照瓷石加高嶺土的配方製作的瓷器,然終究不可能做到完全相同,尤其是明早中期的瓷胎,由於麻倉土已經消失。它消失於明中後期,據說這也是明後期大龍缸屢屢燒製失敗的原因,今天已經不可能複製。”

吳天緣終於聽到肉戲,他要找的就是那些已經失傳的技術和礦藏,麻倉土就是之一。別人找不到,他吳天緣有異能,這就是他的最大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