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儘管現如今日本各地頗具名頭的瓷器產地不在少數,若論產品覆蓋面,地處岐阜縣的“美濃燒”佔據了日本實用瓷器的半壁以上江山;若論瓷器藝術的“高大上”,京都的“清水燒”也不遑多讓。然而有田依然毫無愧色地坐在日本瓷器業的“金交椅”上,自有其底蘊所在。”
吳天緣跟隨山中宏明下車,徒步遊覽這個安靜小鎮,體會一下日本的瓷器水平。
“日本瓷器業至今不到400年的歷史,在有田町的一側,坐落著有田燒得以興起的依託——規模龐大的泉山瓷石場。1616年來自朝鮮半島的陶瓷名匠李參平在此地發現了這處日本最早的白瓷礦,並由此開始在有田一帶燒製瓷器,成為日本瓷器業的始祖。”
吳天緣在泉山瓷石場一側,看見一尊這位日本“瓷祖”的塑像,鬚眉修長、面容苦澀的李參平獨自盤坐在玻璃與木柱構成的神龕內閉目沉思。史料顯示這位“瓷祖”是在當年豐臣秀吉對韓“征伐”之際被帶到這裡的。
“當年泉山白瓷石的礦質十分出色,甚至不用新增物便能直接燒製瓷器。而眼前的瓷石場經數百年開挖,已被削去整整一座山,但藏量仍足夠豐富,能維持有田燒的繼續長期發展。更何況如今已在相鄰的熊本縣內發現新的優質瓷石礦作為主要材料來源,所以如今泉山瓷石礦的開採量已然很小,只是作為紀念供後人參觀。”
“這裡就是“天狗谷窯”遺址,如今這裡已被指定為“國史蹟”,該窯屬於當年有田燒開始步入大規模生產時期的首批大窯。這個順坡而建的“滾地龍”式的窯群,從山腳一直延伸至山頂附近,連綿相接,非常巧妙地尋求燃料火力的效益最大化。”
山中宏明一指遠處群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