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條件全部一致的情況下,自己慢慢品飲,水的口感分不出差別,結果都一樣”
柳華生笑道:“又把新龜文堂的壺換成價值2000多人民幣的“盛榮堂”現代新壺,又用了一個100年左右的價值20000多日元的龍文堂老壺,讓朋友猜那個燒的水更好喝,結果也和上次一樣,沒有區別。”
“有此可見鐵壺不分新老,跟紫砂壺不一樣,不會有包漿一說。”
吳天緣第一次聽柳華生說日本鐵壺,很是好奇,因為在日本最流行的就是鐵壺,特別是龍文堂,基本壟斷全日本市場。以後天緣堂要進軍日本,它是最大對手。
“上釉的和未上釉的新壺比較,相對上釉的口感差一點,但區別也不是很明顯。但用自來水時,相對差別明顯一點,上釉的鐵壺和不鏽鋼的壺口感差不多。”
“日本南部鐵壺,有一種內部不是上釉,而是塗了一層很薄的黑色塗料的,口感和未上釉的新壺基本一樣,這種鐵壺一開始用來煮茶時,茶湯會變黑,說明鐵質會滲透塗料進入水中。老壺上了水垢,也會輕度影響鐵質的滲透,所以口感也比較接近,有時很難分清口感孰好孰壞。”
“國產的優質鐵壺基本都上釉,不然就是厚厚的一層塗料,和日本南部上釉新鐵壺相比,出的水口感一樣,和塗料的相比,相對口感要差些,差距很小很小。我把一隻200元的國產鐵壺跟南部的釉質卸掉後,燒的水,和龍文堂老壺燒水同時對比品飲,沒有人喝的出來那個是日本老壺,那個是200元的國產新壺。”
“早期的日本老鐵釜都以生鐵鑄造,由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