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咱們就是好……朋……友!”
安田在一旁看著兩個人和顏悅色的樣子,暗自一挑大拇指,高,實在是高!
這次原本還擔心古板的風間老頭子要壞事,一開始果然就咬死條件,故意壓價。沒想到吳天緣幾句話就化解危機,現在還抓住老傢伙致命的把柄!
狗屁皇家御用鑑定師?一張譚敬仿竟然在出光博物館被當成鎮館之寶十幾年!每年都被幾萬日本人朝拜,訊息一旦傳出去,他風間只能剖腹自殺,以謝天下!
“這樣吧,既然天緣君喜歡汝窯筆洗,那隻要您願意放棄一個官窯和一個哥窯,那……”
吳天緣很是無辜道:“可是我很喜歡官窯和哥窯怎麼辦?”
風間很是頭疼,一咬牙道:“那隻要您放棄三個定窯,汝窯就是您的!”
“沒問題!”
吳天緣哈哈大笑,用三個定窯換汝窯三足筆洗賺大了!現在手裡終於有了第一件汝窯,奉化款,激動不已。
汝窯,中華傳統制瓷著名工藝之一,中國北宋時期主要代表瓷,五大名窯之一,因產於汝州而得名,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
汝瓷造型古樸大方,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有“瑪瑙為釉古相傳”的讚譽。隨光變幻,觀其釉色,猶如“雨過天晴雲破處”,“千峰碧波翠色來”之美妙,土質細潤,坯體如侗體其釉厚而聲如磬,明亮而不刺目。
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點,被世人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庫所藏,視若珍寶、與商彝周鼎比貴。被稱之為“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其開窯時間前後只有二十年,由於燒造時間短暫,傳世亦不多,在南宋時,汝窯瓷器已經非常稀有。流傳到今天的真品已不足百件,已知的僅87件半,其中臺北故宮17件,北京故宮19件,上海博物館8件,英國戴維中國藝術基金會7件,其他散藏於美、日等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約10件,還有在中國內地零散的兩件以及某博物館裡的半件。
全世界收藏有汝窯瓷器的博物館不到10家。1992年一件直徑8厘米的汝窯小盤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的一次拍賣會上以154萬美元成交。之後,在香港的一次拍賣會上,一件汝窯三犧尊更是創下5000萬港元的天價。
香港蘇福比2012年4月4日舉行“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有900年曆史的“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經34口叫價,以天價2。0786億港元成交,較拍賣前估值底價高逾3倍,重新整理宋瓷世界拍賣紀錄,也是仇國富引以為豪的戰績之一。(未完待續。)
第237章 空白瓷
臺北故宮看過汝瓷的人,常常會在汝瓷上看到“奉華”兩個字。內地曾現身過的汝瓷,也有“蔡”字款出現。
“奉華”是南宋宮殿之名,南宋德壽宮的配殿,是宋高宗趙構的寵妃劉貴妃居住的地方,很多寫“奉華”的汝窯都是劉貴妃她本人使用的。
劉貴妃本是酒家之女,出身卑賤,但長得光豔風流,有傾國傾城之貌。徽宗對劉氏寵愛有加,與她形影不離。史書上記載,劉氏天資穎悟,善於逢迎徽宗,而且還有點兒才華,會畫畫,她自己有兩方章,一大一小,刻著“奉華”兩個字,在傳世的一幅曾被劉貴妃收藏的名畫上。
通觀傳世汝瓷的“奉華”二字,其字型的刻法如出一人之手,同為宮廷工所刻,因此一般學者認為“奉華”款汝瓷是皇帝賞賜劉貴妃的私人用物。除汝窯之外定窯、鈞窯器底也曾發現刻有“奉華”二字。
汝瓷上的另一個款識就是“蔡“字款。在傳世的汝窯器底許多刻有“蔡”字款識,在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中,有一件汝窯盤上刻有一個“蔡”字,“蔡”字款一般都塗紫褐護胎釉,色澤深沉。
汝瓷為宮廷專用,因此能擁有汝瓷一般都是依靠皇帝賞賜。在宋代能夠收藏汝窯瓷器的蔡氏可能只有兩人,一人為徽宗時宰相蔡京,京官至司空,拜太師,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其獲得皇帝賞賜的機會大於常人,從而得到汝窯瓷器的機會也就會很多,而且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榮記。另一人為蔡京的兒子蔡絛,他是徽宗的駙馬,徽宗曾七次至其府第,賜予無數珍寶。
還有一種是“甲、乙、丙”字款,但今證明都不是當時所刻,而是後來補上的。
“難得風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