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部分

被大英博物館看成鎮館之寶的會是什麼?

“九龍寶劍!”

“慈禧九玲瓏寶塔!”

“翡翠西瓜另一個!”

“珊瑚寶樹!”

“玉石蓮花!”

“十八蚌佛!”

吳天緣馬上看見一個巨大展櫃裡的幾件寶貝,都是當年慈禧的陪葬品,除了夜明珠在自己手裡,還有一個翡翠西瓜,其他的十大珍寶都在這裡!

玉石蓮花,古代中國非常講究權力與尺寸之間的細密關係。比如“璽”是帝王的象徵,那麼“碧璽”的諧音恰恰是“避邪”,寓意吉利。其實碧璽也曾是慈禧太后的枕邊寶物。慈禧太后的殉葬品中,有一朵用碧璽雕琢而成的蓮花,重量約5092克,就是西瓜碧璽做成的枕頭。據說當時的市場價值為白銀75萬兩。

慈禧太后特別喜歡一枝鮮豔瑰麗的大號珊瑚樹,這枝珊瑚樹,全身長滿了一串串連理的櫻桃小樹,青梗、綠葉、紅果,嬌豔欲滴,鮮亮無比。此外有一棵櫻桃樹上,還站立著一對珠玉鑲成的斑翎翠鳥,這件陪葬品也在這裡。

所謂“蚌佛”,民間傳的神乎其神,其實它只是用淡水河嘎的貝殼製成“佛狀珠核體”,置入牡歷體內,受到外來異物刺激了牡歷,分沁珍珠質將佛狀珠核包圍,天長日久,珍珠覆蓋層逐漸加厚,就形成了珍珠光澤的蚌佛,不過每一尊蚌佛都是無價之寶,這裡竟然有一套十八尊!

“藍田日暖玉生煙!”

傳聞隨慈禧下葬的寶貝里有一座白玉雕成的九玲瓏寶塔,號稱周身“煙雲流動”,是慈禧最珍貴的寶物。

吳天緣仔細研究著,此塔八角十三層,分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塔基有上下層,下層是三層平臺,上層是雙層須彌座,雕有蓮花座,上部又雕刻出笙簫琴瑟等樂器。

塔身四面有門、窗、匾額,門窗兩側雕有金剛力士,每層還能從門窗看到內部清晰的佛龕24個,佛312尊,各處佈滿浮雕和人物。整塊是極品和田羊脂玉雕刻而成,巧奪天工,稀世之寶!

“這是乾隆的九龍寶劍!”

九龍寶劍,乾隆皇帝陪葬寶劍。在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古董玩家兼藏家莫過於大清的乾隆皇帝。在位60年,又當了4年太上皇,64年間廣收名畫古帖、珍異古玩。死後這些奇珍異寶與之同埋裕陵的地下宮殿中。最具傳奇色彩的就是放在他身邊的一柄九龍寶劍。

當年孫殿英認為自己是繼孫中山辛亥革命、馮玉祥驅趕溥儀後,對滿清的最後一擊,因此並不諱談所盜寶物。

他酒醉後失言,乾隆墓堂皇極了,棺材裡陪葬寶物不計其數,其中最寶貴的是乾隆頸上的一串朝珠和身邊的一柄九龍寶劍。此劍共5尺,劍柄特長,上雕9條金龍,象徵“九九歸一”。劍鞘用名貴鯊魚皮製成,嵌滿紅藍寶石及金剛鑽,堪稱價值連城。

1939年為了平息盜墓事件,孫殿英只能把最珍貴的九龍劍交給戴笠,請他轉送老蔣。當時正值抗戰,戴笠把寶劍暫時由其軍統特務馬漢三保管。

誰知馬漢三起了貪寶之心,私藏寶劍。1940年初,他被日本人俘虜,獻出寶劍以保命。寶劍又落入了日本女間諜川島芳子之手。

抗戰勝利後,川島芳子被軍統捕獲,戴笠到北平第一監獄提審女川島芳子。獄中的川島芳子說出了一個令戴笠震驚的秘密:原來軍統北平站站長馬漢三在抗戰的時候曾經被捕叛變,前不久,馬漢三還從川島芳子家中搜走了一把叛變時獻出的九龍寶劍。

戴笠從川島芳子口中獲得這個意外訊息以後,馬上進一步對馬漢三進行了秘密調查。馬漢三發現事情敗露以後,主動把寶劍交出,他還給戴笠送了好多金銀財寶、古董、字畫九龍劍再次落入戴笠手中。

1946年3月17日,戴笠攜九龍劍由青島啟程直飛南京面蔣。誰知天氣惡劣,飛機一頭撞在江寧岱山上,機毀人亡,大火燒了數個小時。軍統派自己去收殮。當軍官沈醉從江寧農民手中尋回九龍劍時,號稱它的劍鞘和劍柄早已燒得一乾二淨。

於是沈醉將它和戴笠的遺骸一起放入棺材中,運回靈谷寺志公殿暫放。數月後,老蔣親選無樑殿西側一片前有小池塘的坡地,將戴笠安葬。沈醉親自督造建墓,因戴笠殺害過許多**人和進步人士,害怕受到報復,因此安放棺木後,特地將水泥渣灌入墓中加固。(未完待續。)

第268章 終極目標

吳天緣觀察著眼前傳說的九龍寶劍,它的形制結合了蒙古式彎劍,其劍身略彎,劍柄很長,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