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資本。這個試點嘛,各方面條件都很艱苦,我在當地的影響力是有限的,甚至可能會面臨生命危險,需要一個有國外經歷,懂得經商,又有一股子狠勁的人才來管理抓總,所以我說是吃苦。”
聽趙澤君這麼講,歐陽靖更感興趣了。不僅是跟著趙澤君混,更是他在這個試點地區的代理人,如果這一步走得好,將來甚至可以是他在海外的代理人。
至於什麼條件不好,吃苦,甚至生命危險……經過上次的大起大落,歐陽靖自己都覺得好像變了一個人。
當初在國內,他再怎麼受到家族排擠,可骨子裡,還是以‘公子哥’自居的,有些事他未必肯做。
比如說給其他人當‘手下’,比如說用下三濫的手段做事。
然而經歷了種種過往,現在的他,可以用脫胎換骨來形容,比以前,多出了一份‘豁得出去’的狠勁,否則他根本不會加入順源公司,當龐元平的下屬。
人就是這樣,端著架子,腦子裡把自己太當一回事的時候,做什麼都會受到限制。真霍得出去,過了自己這一關,放下思想包袱,放下所謂的面子、身段,甚至敢於去搏命,以前所謂的問題,往往就不再成為問題。
歐陽靖是個人才,趙澤君當年不招攬他,除了歐陽家這個阻礙之外,更多的,也是看出來歐陽靖身上,始終有一股‘端著’的架勢,他有這種架勢的時候,就不可能面對真正的磨難,也不可能心甘情願的為自己所用。
“在哪裡?”歐陽靖問。
“這個試點,我準備放在伊拉克。”趙澤君不急不慢的說。
“伊拉克?”這點是歐陽靖沒想到的。
誰也想不到,堂堂澤字系做海外試點,要跑到伊拉克那種混亂的地方去,那地方還在打仗呢。
美國市場不好開啟,可那麼多歐洲國家,還有澳大利亞,似乎都是選擇。
“那些地方是外逃的選擇,不是投資的選擇。成本太高,桎梏太大,和國情完全不同,很容易四面碰壁。”
趙澤君說:“以前我的紡織廠在伊拉克有生意來往,這是一個基礎,但選擇伊拉克不完全是因為這個原因。選擇這個地方,我有幾個考慮。”
既然準備用歐陽靖,有些話,趙澤君就得和他說清楚了。
在經濟方面,伊拉克其實大有可為。
這個國家,其實不像很多人想象中那樣‘貧窮落後’,事實上,由於盛產石油,伊拉克的人均收入並不低,不能和中東那些富豪國家相比,但在全世界來說,至少是中等偏上,即便在薩達姆統治時期,伊拉克的經濟水平也要比絕大多數亞洲國家高。
戰後重建幾年,伊拉克的經濟復甦的很快,人均gdp甚至略超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甚至超過了8%。
人均gdp只能說明大致水準,畢竟中國人口實在太多,真正的城市居民不足四分之一。
gdp略超中國,至少說明這個國家,並不窮。
經濟增長速度,超過8%,這就很嚇人了。要知道,中國經濟發展最快,賺錢最容易,奇蹟遍地的那幾年,經濟增長速度,也就7…10之間,任何一個國家擁有8%的增速,都說明在高度復甦之中。
國家復甦,遍地機會,這段時間,就是伊拉克的‘風口’和‘大勢’,過了這個時間,再想要賺塊錢,一夜做大,就非常困難了。
第二個,正因為伊拉克亂,局面錯綜複雜,一旦可以在這裡開啟局面,那麼在這裡的建設成果,將成為澤字系的能力、實力最有效的背書,增添金光燦燦的一筆資歷。
還有一些很重要的原因,暫時不能宣之於口,甚至連對歐陽靖都不能解釋太清楚。
那天天隆孫總談到伊拉克,趙澤君的確認真考慮了這個問題。
伊拉克不僅僅有石油,更是海灣地區戰略要地。在幾年之後,中國開戰一帶一路計劃,創造性的開闢了一條與傳統西方力量抗衡的發展之路,大批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向外投資,輸出文化、價值觀等。
在一帶一路之中,伊拉克就是一個重要的節點。
趙澤君不指望來伊拉克搶石油,那是中石油中石化的工作,但是他可以提前下手,讓澤字系成為最早一批走出國門,建立當地影響力的中國企業。
有個話怎麼說來著?帶路黨。只不過澤字系不是漢奸帶路黨。
幾年後,澤字系在國內各方面進一步成熟穩固,影響力達到一定程度,國家開啟一帶一路大政,已經在伊拉克,甚至是一帶一路眾多重要節點上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