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全網記錄,之後更是在一片罵聲之中穩定上升。
倒是應了片名:步步生蓮。每一步都走得很精彩。
市場最終看重的,還是成績,一切都要用成績來說話。所以,隨著步步生蓮的成績日趨上升,最初那些罵聲也漸漸的消失了,卻而代之的,是各種對步步生蓮成功的分析和褒獎。
一時之間,步步生蓮的‘大片+精良+大牌’模式,似乎成為了網路劇的新風向,教科書一般的經典素材。
畢竟,步步生蓮在播放到三分之一的時候,點選已經破億!這個資料在之前動輒只有幾十萬,上百萬,能破千萬已經算是‘很優秀’成績的網路劇之中,顯得太鶴立雞群了。
優酷透過步步生蓮,重新坐穩了行業老大的寶座……
等一等,凡事都不要急於下結論,急於站隊的結果往往是自己被打臉,在網路時代,逆轉實在太多了。
有一部分人是懂這個道理的,儘管步步生蓮很火,儘管網上反對的聲音減弱,但不意味著就沒有人反對。一些無聲的目光,紛紛集中到了絲男士這部劇上。
這部戲的理念,和步步生蓮恰恰相反,小製作小成本。
絲男士上線之前,絲這兩個字已經在裡擁有了一定的‘群眾基礎’,成為新一代普通年輕人自嘲的代名詞之一,由於澤聯科和百度的暗中發力,這本就很形象的詞彙,很快就‘紅遍’了大江南北,網路劇還沒上線,這個詞卻火了。
再加上澤聯科強大的造勢宣傳能力,絲男士上線吸引了一批目光。
第一集播出24小時之後,資料公佈,點選量破千萬!
又是一個破千萬!
網路劇的春天似乎一夜之間到來,以前整部劇破千萬就已經算是優秀成績的時代似乎一去不復返,在優酷和澤視的競爭之下,千萬級別成了一個入門的門檻。
然而,絲男士的破千萬,和步步生蓮的破千萬還不太一樣。
後者一週三集,一集去掉廣告大約在35分鐘,破兩千萬,是在第一週結束之後的總點選,而絲男士,一週一集,一集乾貨22分鐘,第一集播出後24小時的點選量,達到了1023萬!
媒體剛進行報道,根本來不及給媒體和專家們反應時間,一週之後,絲男士這一集的總點選,已經達到了2100萬出頭。
換而言之,第一週時間,絲男士用22分鐘的時長,平掉了步步生蓮105分鐘的時長。
第二週,絲男士第二集上線之前10個小時,點選已經超過了步步生蓮的同比的點選……
之前風向一邊倒的媒體終於重新發聲站隊。
有人認為,步步生蓮自然是成功的,因為它是一部好的‘電視劇’;但絲男士更加成功,恰恰是因為後者把握住了網路劇娛樂的精髓,如果易地而處,放在電視臺播放,步步生蓮無疑將勝過絲男士,但是在網路上,這種不費腦子、哈哈一笑的碎片化短片,顯然更加適應大環境;
這是雙贏論。
但還有一種聲音認為,沒有絲男士,步步生蓮是成功的,但相比之下,步步生蓮嚴格說失敗了。
步步生蓮投資多少錢,一集多少時間,一週幾集?絲男士又是多少?花一萬塊錢辦的事,和花一百塊錢辦得效果一樣,你能說花一萬塊錢的成功了嗎?
更關鍵的是,這兩部戲明顯開啟了網路劇蓬勃發展的時代大門,它們在風格上完全不同,將會直接影響到,未來整個網路劇市場的走向,確定網路劇到底該怎麼拍的正統地位。
……
說法很多,不過古永強看來,這基本都是扯淡。
什麼該怎麼拍,什麼正統地位,誰規定網路劇一定要這麼拍或者那麼拍?只要好看,觀眾買賬不就行了。這幫子所謂的專家,動不動就喜歡上升到很嚇唬人的地步。
小製作小成本小打小鬧就一定好?未必吧,同樣是澤視的瘋狂辦公室,上線後成績不就平平,到現在為止,剛剛五百萬點選,這還是蹭了絲男士的風頭。
至於絲男士的點選……古永強心裡忍不住罵了一句娘,罵娘在他身上是很少見的,可這次還是忍不住想罵。
這資料,擺明了有水分嘛。他做線上影片經驗豐富,對於其中的貓膩太清楚不過了,之前步步生蓮就找了‘工作室’。
沒想到,澤視居然毫不猶豫就跟著一起刷。
還要不要臉了?
刷資料這種事在業內根本隱瞞不了,步步生蓮刷了之後,古永強曾經設想過好幾種結果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