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回答王棟樑的話,轉頭對著其他道:“你們先出去吧,我爸和王叔叔有點事情要談。”
“好的。”薛涼站了起來,恭敬的對著王棟樑道:“王總,我先走了。”
其他有編制的人員也是如此,看來王棟樑在這群人之中非常的有威望。
等到眾人走後。
張愛國也坐到了沙發上來,問道:“什麼麻煩?”
“註冊公司的流程基本都沒問題。”王棟樑把情況說了一遍,“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空殼公司的時候,發現銀龍魚的國際商標早在1990年便被人搶注了,我在想是不是換個名字?”
“不行,必須得銀龍魚的商標。”張偉馬上否決,之所以註冊離岸皮包公司,是因為離岸公司在離岸法區內成立公司,當地政府對這類公司沒有任何稅收,只收取少量的年度管理費,同時,所有的國際大銀行都承認這類公司,為其設立銀行帳號及財務運作提供方便,具有高度的保密性、減免稅務負擔、無外匯管制三大優勢。
而且離岸公司的好處還不僅如此,可以方便貿易往來、全球程序加速化、減少政府幹預、放寬外匯管制、合法減免稅收、本國的政治和經濟不穩定等等,張偉的考慮沒那麼多,他只是想讓銀龍魚對伊藤洋華堂交易的時候,能夠把錢減少稅收變成美刀匯入離岸賬戶之內而已,所以必須是銀龍魚的離岸公司,否則伊藤洋華堂不會把錢匯進去。
王棟樑往沙發上一靠,“也行,我派去的人打聽到訊息了,註冊銀龍魚國際商標的是香江人,具體聯絡方式也打聽到,至於對方肯不肯賣商標我就不知道了。”
張偉蹙眉,想了一下,道:“到香江後約他出來,我和他談談。”
銀龍魚的國際商標必須拿下。
……
兩天後。
香江,中環。
咖啡廳裡,張偉、張愛國、王棟樑以及冷豔四人坐在靠窗的位置,等著那位擁有銀龍魚國際商標的擁有人前來。
“今天油廠剛剛發貨,預計今晚能出海關。”王棟樑喝著咖啡道:“如果不出意外四到七天能到東瀛。”
張愛國笑道:“為了發三千噸貨,我可讓工人們連日帶夜的在加班,這一次和伊藤洋華堂簽訂了三年合同,我看得把油廠再擴大一下,王老闆你怎麼看?”
王棟樑放下了杯子,“是該擴大一下,至於錢的話直接從銀龍魚的賬戶上動用。”
張偉沒參與他們的對話,喝著咖啡算了一下時間,四到七天差不多正好再次炒外匯,在這之前必須把銀龍魚的國際商標買下來,還有轉讓商標有些麻煩,得想辦法縮短程序,否則伊藤洋華堂的錢打入國內銀龍魚的賬戶上就不好辦了,畢竟那麼多人盯著。
正說著,一個男人的聲音傳了過來,“是張先生嗎?”
張偉看了過去,四十多歲的男子。
“是我是我。”張愛國站起身來,伸手對著那男子要握手,“是梁先生吧?”
男子搖手拒絕,“我不是,梁總讓我傳個話,他不準備轉讓銀龍魚的國際商標了。”
張偉呃了一聲,忙問道:“事先不是說好了嗎?”
那男子站在那邊解釋,“我也不知道老總怎麼想,只是讓我來傳個話。”
說完轉身就走了。
張偉蹙眉,不肯轉讓?這可如何是好,這裡不比內地,內地的話不說王棟樑這尊大神,即便自家的人脈也能約人勸說一下,但香江這邊不認識什麼大人物……不對,認識大人物,張偉馬上想起了李澤凱,對,打個電話給他,讓他幫忙著周旋一下。
張愛國嘆氣,“別人不肯轉讓也沒辦法。”
“小偉,實在不行換個商標吧。”王棟樑勸道。
冷豔喝著牛奶不說話,她好像不太喜歡喝咖啡。
“我有辦法。”張偉一點都不著急,“王叔叔,你打聽到的那個梁總全名叫什麼?開的什麼公司?”
王棟樑回憶了一下,“梁永明,公司好像叫永達通訊,據說是做什麼電子郵箱的。”
張偉仔細回想了一下,沒聽過這名字啊,做電子郵箱知名的就那麼幾個,這個永達通訊估計也是被時代淘汰的小型網際網路公司,香江本土本來就不適合網際網路的發展,這梁永明眼光是不錯,只可惜選錯了地方,和賣英凱投資公司給自家的劉總一樣。
沒多想,借了咖啡廳的電話撥打了李澤凱的電話。
櫃檯邊。
張愛國站在一旁看著。
張偉撥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