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日本的生命保險互助會社給予年滿一百歲的杜彭卡兌現受益金額。
生命保險的兩大種類:終身人壽保險和定期人壽保險,有著很大差別。
定期人壽保險是保證被保險者在世時的權益,一旦被保險者去世、超出保險年限或年滿一百週歲,保單自動失效,保險金就此作廢。
終身人壽保險顧名思義就是保障被保險者的終身權益,除去擁有定期人壽保險的權益外,無論年滿一百週歲或去世,都會自動獲得高額的賠償保險金。
相比起費用來,終身人壽保險當然比定期人壽保險要多。從效果上來說,當然也是終身人壽保險比較好,通常還可以用來逃避遺產稅等等。
對日本商人而言,追求信義是他們很注重的地方。
杜彭卡既然是在東京買的終身人壽保險,而且人家已經長命百歲,應當按照約定理賠。
但這裡卻有許多不可為人道的因素在其中。
首先,杜彭卡購買終身人壽保險的時間是一九二八年。
那時的日本為了所謂“大東亞共榮”的野心,準確的說是為了侵佔中國的東三省,不但將從清政府掠奪而來的真金白銀花得乾乾淨淨,還四處大量借債,力求量擴充軍備,為即將到來的侵略戰爭做準備。
日本當時不只向別國借債,連自己國民的錢都要借。保險行業,特別是人壽保險行業,就是他們重點斂財的物件。為了吸引更多金錢,軍部的人不惜任意修改人壽保險的條款,製造令人驚駭的超級豐厚回報率。
以杜彭卡來說,他花費一萬日幣購買一份終身人壽保險,合約規定在他年滿一百歲或去世時,將給予他一百億日元的保險金。
雖然一九二八年的一萬元日幣購買能力相當強悍,相當於現在的一千萬日圓還不只,但如此不合乎常理的保險金回報,在世界保險銀行之中是從來沒有見過的。
一百億日圓差不多是八千萬美金,對於如金規模巨大的日本人壽保險行業來說不算一筆小數目,但也不算一筆大數目,真正要賠錢還是能給予的。
然而,讓日本生命保險會社們不想出這筆錢的原因卻有兩個。
第一點,軍部從一九二六年開始,為了更好控制日本的保險行業,以“緊急國民法”將日本的保險行業臨時合併成兩個巨無霸會社:一個是壽險,一個是財險。
也就是說,一九二八年為杜彭卡出具合約的是一個名為“大日本帝國生命保險互助總會社”的公司,現在根本不存在了;事實上,在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時就被美國人取締。
從法律角度來分析,這個“大日本帝國生命保險互助總會社”是瘋狂的戰爭年代的畸形產物,且早已不復存在,她開具出來的保單,各大生命保險會社想要推託責任是可以的,最終的責任人應該是日本政府。
第二點,單單賠償一個杜彭卡算不得什麼,可是當年這種回報率超高的終身人壽保險一共賣出多少分,大家都不知道;如果有其他人手上儲存有這種保單,為自己的父母、爺爺、奶奶等要求同樣一百億的保險金,該怎麼辦?
說不定整個日本生命保險互助會社的財產賠光了還不夠。
所以各大生命保險會社根本不敢接招,直接將責任推給日本政府,讓政府為當年的愚蠢行為買單。
但一個普通民眾向一個國家尋求賠償,是何等艱難?
多半最後只會得到象徵性的補償,不能拿到合約約定的金額。
杜彭卡的孫兒當然不滿這些保險會社的推託。一連找了日本最大的三家生命保險互助會社的他,生氣之餘直接放話:如果日本的生命保險行業不解決問題,只知道推諉責任,他將向全世界公開日本生命保險行業的不守信用。
聽說這種宣告,眾位生命保險會社的社長會長們都嗤之以鼻。
這些年以來,因為二戰而向日本政府和會社要求賠償的人和事件有少過嗎?
但你看到誰真正得到自己想要的尊重、道歉和賠償了?
牽涉到幾十年前的罪惡,日本政府是白痴才會去認帳!
故而大家知道,任憑杜彭卡的孫兒怎麼折騰都不會有太大動靜,這也是大家穩如泰山的緣故。
正因為將杜彭卡孫兒的威脅當成笑話,各位社長會長的老婆們在聊天時也當為笑談,因此進入美野裡的耳朵,從而被京香聽到、說給我聽。
今天早上起來回想這件事,我心下不覺一動。
()好看的txt電子書
十五位美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