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但第一次的申請被政府否決,理由是南北戰爭期間已經為同樣目的在士兵的皮靴上使用銅釘了。於是他們又花了十個月的時間,三項修正案才使銅釘的用途縮小到僅限於“將口袋釘牢以便不會因雙手放進口袋的經常壓力而使接線斷裂”,並於一八七三年五月二十日獲得專利,由戴維斯和利瓦伊·斯特勞斯公司共同享有。然後,根據雙方議好的協議,戴維斯關了他的裁縫店,遷移到舊金山,當上了公司生產工人褲部門的工頭。
可是生產方式還只能按照戴維斯惟一熟悉的辦法,將裁好的牛仔布每天一早送到縫紉女工的家裡,晚上收成衣,也就是說,由一個戴維斯變成一百個戴維斯,每人從頭縫到尾,直到一條工人褲全部完成為止。這樣搞了不到一個月,公司方面就發現供不應求。利瓦伊·斯特勞斯很可以將式樣給他紐約的哥哥,請他們在紐約生產。紐約那時因歐洲經濟恐慌的關係充滿了貧困的移民,集中在曼哈頓下城東邊一帶,週薪六塊錢就可僱上一大批,而舊金山的熟練女工,一天就可賺到三塊錢。但考慮到儘管生產上省了錢也要報銷在運費上,所以也只好將家庭方式鞏固成為一個小型車衣廠。上百個義大利和愛爾蘭女工集中在一個大廠房,但還是像在家裡工作一樣,從頭縫到尾,包括釘紐扣、打紐孔、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