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早建於432年,儲存至今的建築有金字塔神廟、千柱廳、球場、天文觀象臺等遺蹟,其中最著名的建築是建於987年的庫若爾甘金字塔和武士神廟。

庫若爾甘金字塔由塔身和神廟兩部分組成,因祭祀奇琴伊察主神庫若爾甘而得名。「庫若爾甘」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神」即羽蛇神。金字塔高29米,四方對稱,底大上小,四邊稜角分明。臺基每邊長55.50米,共9層。向上逐層縮小至梯形平臺,上有高6米的方形神廟。廟內安放一紅色美洲豹雕像,豹身鑲有晶瑩閃光的綠松石及其他顏色的玉石片。塔身四面有臺階通向塔頂,每面臺階各為9l級,加上最高層一共365級。臺階數代表了瑪雅太陽曆的一年天數。金字塔底部雕有一個羽蛇神頭像,而蛇身則隱在金字塔的階梯斷面內。在春分、秋分之日,夕陽西下之時,從某個特定角度望去,就會看到夕陽的餘輝正好照射在蛇神的頭後,形成波浪形的長條,猶如蛇身不斷向下逶迤遊動。這就是奇琴伊察特有的「光影蛇形」的神秘景觀。這一景觀表明,當時的瑪雅人已掌握了精密的計算技術和天文知識,但他們卻把這一奇景看做是羽蛇神從天而降,賜予他們太平盛世的吉兆。

"奇琴伊察"在瑪雅語中即為"伊察人的井口"之意;城市因此而得名.

古城初建於5世紀;後隨著瑪雅帝國的衰亡而被遺棄.公元10世紀末;古城又曾一度興旺.古城是以天象確立方位;佈局嚴密、結構合理;主要建築多圍繞方形天然水井或位於通向水源道路的兩側.古城南北長3公里;東西寬2公里.遺址中最主要的建築物有城堡金字塔、虎廟、廳殿、球場、石柱、聖井、尼庵等等;還有一些圓形建築;所有建築都以雄偉壯觀的風格以及建築內外精美的雕刻裝飾而引人注目.

奇琴伊察古城遺址充分反映了瑪雅人高度發展的文化藝術和宗教意識.遺址中最大的建築物是城堡金字塔及塔頂上的"羽蛇神廟".金字塔高30米;底周長59米;底座呈四方形;有9層平臺;塔身逐層縮小呈梯形.塔的四面各有91級寬闊的石臺價直通塔頂;加上通到神廟的一級;總共有365級;正好與一年的天數相等;含有時間的含義.石階兩邊;配有雕刻成巨蛇形的石砌欄杆.臺階最下端的欄杆是一對高1。43米、長1。87米、寬1。07米的大蛇頭;從蛇口內還伸出一條1。6米長;0。35米寬的巨舌.遠遠看去猶如兩條巨蛇正從塔頂"羽蛇神廟"處向下遊動.整座金字塔為石砌結構;塔的表面上佈滿了非常精緻的雕刻和裝飾建築.塔頂上的羽蛇神廟高6米;內部使用了羽蛇形狀的石柱裝飾;佈滿了飛簷、精美的壁畫.廟門上兩個圓形浮雕上刻滿了象形文字和裝飾圖案.瑪雅人認為帶羽毛的蛇神是天神和雨神的化身;使風調雨順.

在城堡金字塔以西有一個虎廟和一個球場.球場是由兩堵86米長、5米高、相距約100米的平行石砌牆圍繞而成;兩牆中間的廣場中央;有一個直徑約1米的穿洞圓石盤.從虎廟的高處可看到球場的整個院子.虎廟的名稱來源於寺廟頂部一座老虎造型的高浮雕像.廟內有一幅非常精緻、描繪城市爭奪戰的壁畫;畫中武士們的姿態各異、形象生動.

城堡金字塔以東有一組院落、金字塔和石柱群;稱為"千柱城".可能經歷了地震的破壞;現在大部分石柱僅剩下柱基或半根柱身了.

聖井是遺址中一座大的地下泉水池;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水深21米;地下水從未乾涸過.有一個石砌階梯通往水池.據考證該城居民有傳統的祭井儀式;將青年男女及金銀寶飾投入水池舉行人祭.在聖井中已打撈出部分珠寶飾物;它們現存於墨西哥和美國的一些博物館內.

在聖井以南還有幾座正面佈滿雕刻、儲存相當完好的建築.尼庵是古城遺址中最漂亮的建築;主體聳立在一個10米高的路堤平臺上;北面有一個寬17米的大石階梯直達尼庵.尼庵對面有一些廳室;其門框等處均佈滿了象形文字.

在城堡以西較遠處;有一個圓形建築物;稱為"大蝸牛";位於兩層平臺的頂部;有環形階梯可拾級而上.兩層平臺的周圍;有兩堵約1米厚的蛇形扶手圍牆;牆上有許多雕刻和浮雕.此外;古城中的雨神廟、武士廟等都很有特色.

流浪畫家

流浪畫家

終於熬過那個艱難的夜,我手裡拿著那個玉米,一邊吃,一邊流淚,感動呀,仙女給我的玉米我吃在嘴裡比天下最稀奇的山珍海味都要好吃,那個玉米都被我啃的芯都沒有了,我還不放棄,還把玉米柄放在懷裡作一個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