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怪氣的說道,朝鮮人不是要獨立自主嗎?若不是顧忌著自己這高高在上的身份,她是什麼毒舌的話都要說出口了,只是這身份限制,嘖嘖嘖,也只好繞過了閔妃,“既然如此,那就不必撤了,只是袁世凱對付日本人有一套,有才之人自然脾氣大,你且將就忍一忍就是。”
閔妃見到這事兒無法,也只好稱是,“另外呢,聽說王妃不喜歡修鐵路去朝鮮?這個事兒我也可以做主,就免了,不過過了這村就沒有這店兒了,王妃可是要想明白,到時候若是有什麼迅捷發生之事,天朝不能施之援手,到時候可別怪人。”
鐵路的運輸已經在越南戰爭之中充分的顯現出了好處,當然閔妃是不會去關心軍事上的事情的,她只是聽到彰顯帝國主義吸血工具的鐵路可以不修到朝鮮,頓時長長的舒了一口氣,也無暇去顧及慈禧太后話語裡他潛臺詞了,“不過,別的事兒,卻也不能都聽王妃的,”太后戲謔的看著閔妃,“世子賜婚的事兒,已經定了,過幾日,我就會下懿旨,將一等承恩公內大臣桂祥第三女靜雅,賜婚朝鮮國世子李拓,並且讓理藩院和禮部一同辦理大婚事宜,婚禮就安排在九月,萬國都到來的時候,讓所有藩屬國主都為世子和世子嬪做見證,這可是天大的喜事,我倒是要先恭喜王妃您了。”
閔妃腦袋嗡的一聲,似乎那麼片刻之間失去了意識,她隨即明白,兩件事兒都如了自己的願,賜婚這件事情上,是不可能讓朝鮮再走自己的路了,她之前就有所預料,而且根據和侄子的密謀商議,賜婚的事情在大清國來說,是極大的面子問題,而面子問題對於小國來說,是不太重要的,小國更為重要的是要實實在在的利益,所以這一件事情,不是不可以讓步,如果讓大清國這樣極富有虛榮心的國家失去了面子,後果一定是非常難看的,閔妃有所準備所以她也很快的調整了心態,臉上堆滿了笑容,又是大禮跪下,右手掌貼在左手掌上面,雙手放在面前,整個人慢慢的跪坐下去,行了一個朝鮮族女人最大的禮節,“能夠和天朝的大皇帝陛下,成為親戚,並且迎娶到上國皇太后娘娘的親侄女,實在是朝鮮國上下所有臣民百姓最大的榮耀。”
“這樣的話世子和皇帝就成了連襟,”閔妃上道,太后也不會不給面子,“王妃,咱們可都成了親戚,親戚之間自然就好說話了,也不會說有什麼事兒不幫忙的道理。”
“是,”閔妃笑容可掬,顯然看上去真的很為這一樁婚事而感到高興,“臣妾會讓朝鮮的國內準備好迎接尊貴的世子嬪和世子在成婚之後回到漢城的,敝國王上的身子一直不太好,古人云成家立業,世子既然是成家了,朝鮮的許多政事就應該交付給他了,想必在北京城,他跟在皇帝陛下的身後,肯定也學到了許多。”
“自然是如此,”太后挑眉,“王妃你說的再對也沒有了,若是論民間的禮數,放在孃家舉辦婚禮,原本就是失禮之事,但是不過呢,這還有君臣之禮,所以也算不得什麼失禮,只不過,若是成了婚,還是在大清國裡頭生活,這就是不合適了,外頭的人也會議論這不合禮數,既然是嫁到朝鮮去,自然是要住在朝鮮的,我瞧著,等著萬國大會過後,他們兩個和和美美的陪著您這位母妃一起歸國,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閔妃謝恩不已,要緊的事兒說好,太后也不耐煩繼續和她胡扯,點點頭,就讓閔妃退下,閔妃滿臉的笑意從退出偏殿之後頓時漸漸消隱,她的眼神帶著一點凌厲,帶著一絲惱怒,離開了此處。
太后嘴角還是掛著難言的笑意,她嘁了一聲,不屑的說道,“都是千年的狐狸,在面前唱什麼聊齋呀!我還以為,這閔妃也算是聰明人,可如今這麼一番話說下來,也不過是一個會點小聰明的女人。”
十六、其樂融融(六)
“還什麼海東女中堯舜,和我相提並論,這臉怎麼會這麼的厚呢?”太后不屑一顧的說道,“小李子你說是不是?”
“自然是,”李蓮英笑眯眯的說道,“老佛爺智深似海,她不過是朝鮮小國王妃罷了,真是不自量力的河伯一般,見到老佛爺就要望洋興嘆了。天籟小說”
“人最要緊的知道分寸,朝鮮這樣的國家,難不成還想左摟右抱,左右逢源嗎?真真是異想天開,凡是小國,就不可能存這樣的心思,只能是選邊站,”太后歪在羅漢床上懶洋洋的說道,“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人,別人是會給她教訓,讓她明白自己是幾斤幾兩的人。”
“老佛爺,”夏守忠不懂政事,但是也看得出來閔妃桀驁不馴的心理活動,“咱們就由著朝鮮人他們自己這麼鬧下去呢?”
“就由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