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漓,他看了看手邊的懷錶,不過是凌晨四點鐘的時候,這些日子李鴻章每夜都要探討軍務到凌晨,這不過是剛剛躺下,卻又被李三叫了起來,“怎麼了?”
“宣禮處告知咱們北洋,日本人增兵到朝鮮了。”
李鴻章原本有些睡眼稀鬆的樣子,聽到了這句話,頓時眼睛睜大了,殘餘的睡意一掃而空。
“日本人有突然派兵的動向?”他連忙披衣起身,李三把臥室之內的電燈開啟了,一下子燈火通明,李鴻章拿起眼鏡,仔細的瞧過了手裡的電報,微微沉吟,“日本人居然增兵了,叫杏蓀和幼樵過來。”
兩個人須臾而至,李鴻章已經穿好衣服等著兩人了,他點點頭,“廚房已經在預備早飯,等一會就可以吃了,”他看了看自鳴鐘,“差不多也到了早起的時候,日本已經增兵,”李鴻章把手裡的電報遞給了兩人,“你們看看,這接下去怎麼辦。”
“必須要趕緊著派兵,不能讓日本人在朝鮮佔據了兵力的優勢地位去!”張佩倫迅速的說道,他倒是對日表達出了強硬的態度,“不,倒也無需馬上派兵,”張佩倫眼珠子一轉,“袁世凱在朝鮮帶了好兵,讓他去攔一攔就是,如今他不用鎮守漢城,手上的空閒功夫想必是不少的。”
盛宣懷搖了搖頭,“宣禮處這個電報,到底是如何來的,還不知道,日本人去哪裡也還不清楚,可若是咱們先動了,日本人怕是又有藉口可以來發作了。”
“北洋水師現在等著南洋水師新建的那艘鐵甲艦北上,需要一定的時間磨合訓練,如今就算派兵,也是要從山東過去,直隸這邊沒有了,”盛宣懷繼續說道,“過海,咱們自然是不怕,可出動水師,停靠朝鮮,這是比打嘴炮更為嚴重的事兒了。”
盛宣懷的意思,李鴻章明白了,就是要緩緩圖之,“這個袁世凱,倒是要好好敲打一番,居然舍了漢城給載漪那個混賬,自己到鄉下去躲清閒,”李鴻章慢慢的說道,“山東派兵倒也不算什麼,但若是在海上過,指不定日本人在海上候著咱們呢,不過,如今咱們要等一等?”
“等一等?”張佩倫急切的說道,“那可是時機錯過了。”
“呵呵,幼樵勿憂,”李鴻章笑道,“宣禮處的這個情報雖然沒有明說什麼,可李蓮英的手段我還是熟悉一二的,他沒說日本人登陸何處,也沒有說,要老夫怎麼辦,可見,這事兒只不過是知會一聲,預備著讓我好知道罷了,根據這電報上說的,日本人無非是幾千人罷了,算不得什麼,若是大軍出動,咱們藉著看錯誤射,把他們的幾萬人一股腦兒都幹掉,老夫倒也不懼,現在,還不急,先讓山東的準備好,時刻準備支援朝鮮,另外,拍一份電報去盛京,榮祿就在那裡看著不出力,可不成,海上的事兒,我管,朝鮮土地上的事兒,那就該歸他管了。”
李鴻章吩咐好了這件事兒,早餐也已經做好端上來了,新鮮黃豆磨得豆漿,芝麻油炸出來的油條,安徽的醬菜兩碟,蟹黃湯包幾籠,熱乎滾燙的煮雞蛋,幾個人正在吃著早飯,電報房傳來訊息,“東北總督來電。”
“哦?”李鴻章微微挑眉,放下了夾著湯包的筷子,“念!”
“盛京將軍福納森二千人已經整裝待發,前往朝鮮盛京巡撫、提督金寶預備前往駐紮丹東。電報上還說,還說,”來人有些猶豫,沒有把電報說全。
“總督說,東北軍備不佳,還望我北洋撥付救助為盼!”
三十一、橫的楞的(二)
李鴻章用熱毛巾擦了擦手,哈哈一笑,“這個榮仲華,天恩浩蕩不說,倒是來我這裡打秋風了?真是屬只進不出的貔貅一般!還想著我這些軍械呢。 ”
“不過他的動作倒是真快,一下子就收羅出幾千人派過去了,還預備著把巡撫衙門搬到丹東去?”丹東可就是鴨綠江邊了,和朝鮮隔江相望,若是朝鮮有什麼事兒驟然生,這裡過去彈壓是十分方便的,“看來宣禮處也給了他訊息了,我倒是也不用再一遍給他了。”
“東北那頭,榮仲華,會不會存了和咱們互別苗頭的心思?”張佩倫說道,他倒是有些防備榮祿,“載漪此人,在朝鮮可是花天酒地,夜夜笙歌的,卻是不知道,他到底在那裡做什麼?聽說袁世凱想要和載漪合作著剿匪,居然被載漪回絕了,新軍赫赫這樣幾千人派過去,只是蝸居在國王的別宮之中花天酒地,什麼事兒都不做,入朝之後只是打了一場仗而已,真是浪費了。”
“那些人,原本也指望不上,都是一些宗室,或許還是新軍出來的樣子,可內裡,還是一些貴族子弟,能夠守住漢城就已經是謝天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