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7部分

無暇理會這些瑣事,他吩咐管著購買軍火的師爺。“快快快,和城裡的那些洋人們說,說本官要加三分之一的價格來購買火槍火炮!來者不懼,誰拿來多少,本官全部包圓!”

師爺對著自己東家財大氣粗的命令默默地抹了汗,卻又不得不提醒穆楊阿,“大人,英國人說要咱們出承諾書,不得不將火槍用於對英**隊,還有火炮已經不再提供了。”

穆楊阿拍了桌子。“這怕什麼,本官給他寫承諾書便是!本官是絕對不會把這些火槍拿去對付英**隊的!曾總督自然也不會!”看著那個師爺還是懵懵懂懂的樣子,穆楊阿恨鐵不成鋼地罵道:“所以你才是個師爺,蠢材。等到火槍到手,本官只要傳送出去,誰怎麼用,對誰用,本官還管的著嗎!英國商人也不是好東西,玩這種掩耳盜鈴這一套。他們還嫩著呢,火槍到手,那就不是他們說了算了!”師爺恍然大悟,連連點頭,這中國官場的推諉責任,一般外國人是學不會的,就算中國將外國的火器對付英法聯軍,那些商人追究起來,也找不到最終要對此事負責的人。穆楊阿得意洋洋,又指點了火炮的生意起來,“火炮的價格再漲三分之一,本官就不信,這真金白銀,買不到火炮!英吉利法蘭西不肯賣,那就找俄羅斯,找美利堅,聽說有一個德意志國的火炮也很是了得,公佈貼出去,就說大清為了平叛長毛,故此高價收購火炮,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本官就不信,撬不開他們捂著的口袋!”

“東翁英明!”師爺這時候是真心佩服穆楊阿了,難怪能坐到這幾年除了鹽道之外最肥的職位,除了有關係之外,這辦事的水平也果然高明。

“京中來旨意,要咱們全力收購,以防不時之需,”穆楊阿撫須微微沉思,“可見局勢有些不妙啊。”

“管他風浪多大,必然是吹不到東翁的。”師爺及時地奉上一記馬屁。

“那是自然,”穆楊阿頗為自詡,自己是貞妃的父親,原本就在皇帝那裡掛了號的,又早通了皇后的路子,先捐獻了一批上好的軍火,皇后嘴角歪歪,自己也藉著平定發逆的這個東風,得了五口通商協辦大臣的位子,還專管軍火採購的肥缺,自己這幾年雖然是吃拿卡要賺下了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銀子,可到底也不敢耽誤大事,把購買軍火的差事是辦的滴水不漏,花團錦簇的,吏部已經有兩個嘉獎記檔了。女兒也來信說,皇后對自己當差極為滿意,準備有機會和皇帝說要酬功,實授布政使,或者是右都御使銜。若是到了那一步,那接下來不是入京六部長官,就是就任一省撫臺或者總督了!想到此處,穆楊阿早就把之前惴惴不安的心情拋到了東海里,哪裡還有空去想著自殺殉國的晦氣事,又連忙吩咐師爺,“今晚本官要請那些洋商人吃飯,京裡帶來的廚子,還有去魁星樓把他掌案的廚子也請來,都請來,山珍海味,水陸八鮮,都上都上!今天本官要這些洋人全部吃的舌頭都吞掉!也不管他們那些火槍是不是最新的,只要能射出去,本官都要了!”依靠東南各省的財力,外**火商人眼裡的金主,穆楊阿大人準備揮動著銀票,準備將那些見錢眼開的商人們全部打倒在地。(未完待續。)

ps: 乾隆五十八年,百菊溪擔任浙江按察使,與杭州太守李曉園本來很要好,偶而因小事鬧

了矛盾。李曉園大為惱火,以至一個月都不去稟見百菊溪,之後還要推託有病辭職返鄉。

當時正是盛夏酷暑,百菊溪送李曉園一柄詩扇,上面寫有詩句:“我非夏日何須畏,君

似清風不肯來。”

三十二、公使北上(三)

北京,多雲轉晴。

“小安子,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對,叫‘識時務者為俊傑’,”杏貞得意洋洋地拈著手裡的信,對著從宮外取信回來的安德海說道,父親惠徵在外頭管著光祿寺的閒差,素日裡都是極空的,平時裡也都注意結交些不得意的官員,何況,這官場和紫禁城一樣,都是訊息藏不住的,慶海怎麼得了個侍郎,穆楊阿怎麼在南邊金山銀山地守著,李鴻章怎麼發跡的,左宗棠又是怎麼死裡逃生,還有如今的葉名琛,原本軍機議奏說是抄家,葉名琛家人發配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遇赦不還。皇后一句輕飄飄的“忠心可用,總比叛國的強”就讓皇帝轉了念頭,還要廣東地方把葉名琛給交涉回來。官場上的人也不是瞎子,風往那邊吹,還能不知道,惠徵府上越發是人頭攢動了,不過惠徵也是官場老油條,自然越發地低調謙和起來,對著外頭人的打聽恭維,是一絲半點也不露,也從未拿著杏貞的意思在外頭招攬人,不知不覺間,憑著杏貞幫著皇帝批摺子的權利,杏貞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