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麼時候見過這什麼故人?還在八里橋外,八里橋外?恩?如意,叫議政王!”
傳旨的小太監到了勤政殿外頭的直房,“太后叫起了,請議政王進去。”
軍機們聽到傳旨,都站了起來,聽到小太監的話,文祥問了一句:“是叫軍機一起進去?還是就議政王?”
“就議政王一人就行。”
到了勤政殿東暖閣,太后請恭親王坐下,又叫人奉上了茶,“王爺記得永通橋之戰,咱們回京的路上,見到過的那個道士?”
恭親王冷不丁得被問起,免不了微微思索,“是有這麼個人,邊上還跟了個童子,說了些不三不四的話,倒是似乎知道太后的身份。”
“不錯,怕是那時候就知道了,你看這個,”梁如意拿了一封書信出來,恭親王看了一眼,刷的站了起來,那幾個字倒是猶可,只是這下面的蓮花和佛像!
“太后,這!”恭親王有些激動,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東西!
“王爺以為這是何物?長青子是為何人?”
“這必然是白蓮教!”恭親王大聲說道,臉上扭曲了起來,“這些妖魔鬼怪,如今又想出世了!”
太后微微疑惑,“當年,咱們就那麼幾個人出京,若真是邪教,大可將咱們一網打盡,如此不即可天下大亂?”
太后的言下之意,覺得這道士不像是邪教中人,再者,當日一見,道士丰神俊朗,望之如神仙中人,怎麼能是邪教?
“怕是錯不了,單單是蓮花,也不過是尋常印記而已,只是上頭還有這佛像,斷然錯不了,德齡久在宮中伺候,見多識廣,太后若是不信,可召見他來,一問便知。”(未完待續。)
二十三、步步生蓮(十一)
德齡得詔而來,接過恭親王手上的信紙,仔細辨認了一番那個底下的畫押,對著慈禧太后說道,“回太后和王爺的話,這的確是白蓮邪教的標識。”
“白蓮教號稱百萬劫難之後,未來佛彌勒降臨白蓮之中,解救眾生,成就無上偉業,建大天堂,眾人無苦無難,得享大自由,因如今彌勒還未降世,所以這佛像面目不清。”
“無苦無難?”慈禧太后微微搖頭,“這是永遠不可能發生的事兒,人生只要在世上,就永遠少不了苦難。”
“這是邪教慣用的伎倆,太后不必理會。”德齡彎著腰,不動聲色的說道。
“議政王,你以為,白蓮教殺了白彥虎,是想做什麼?”
“兩者都是反叛,如今狗咬狗,真是叫人痛快。”恭親王先是感嘆了一句,如今白彥虎伏誅,兩個賊首一下子少了一個,阿古柏在東邊少了屏障,怕是要處處被動,再者,愛白還不知道白彥虎是怎麼死的,若是以為是榮祿偷襲得手,對著朝廷的大軍更是要忌憚萬分,恭親王如今也頓時覺得如釋重負,“白蓮教隱藏行跡多年,如今一朝顯身,必然是所圖甚大,瞧著先殺白彥虎,然後又投書朝廷,是要示威不成?可瞧著也不像。”
恭親王覺得有些疑惑,太后心裡思來想去,突然想到了什麼,“我知道了,議政王,你以為白蓮教是要浮出水面來了?”
“若是如此,可是國朝大幸了,白蓮教自宋代以降,屢禁不止,如今若是能浮出水面,想必能一網打盡,只是如今正好是西北用兵,他們若是別處起事叛亂,怕是顧此失彼,無法兼得。”
“知道了,你跪安吧。”太后說道,恭親王有些莫名 ,這還沒說出什麼決定出來,怎麼就跪安了?“這事兒,怕是不簡單,我先定奪出一個政策出來,再叫你們商議著就是。”
恭親王只能應下準備退出勤政殿,“對了,還有,曾國荃掃蕩熱河一代的馬匪已經功成,前個上摺子說要回湖南,我已經準了,你安排一下,洪秀全之妹,洪宣嬌,已經在園子裡了,”恭親王身子一震,“叫曾國荃護送洪宣嬌至威海衛北洋水師大營,將洪宣嬌賜給彭玉麟。”
“這洪宣嬌可是叛逆……”
“一介婦人,還能生出什麼事端?我能容得下石達開,還怕容不下一個洪宣嬌?既然外頭的人說彭玉麟和洪宣嬌有關係,本宮今日就成全了他們的流言,把洪宣嬌賜給彭玉麟,免得日後還要再因此事再起風波。”
恭親王有些不悅,這時候他知道,之前為何中樞派人去威海衛查彭玉麟找不到洪宣嬌,原來早就被太后藏了起來,這原本是小事,可也不能含糊,恰好德齡也在,恭親王應下,又說話了,“太后,今個軍機們都不在,奴才有句話要講。”
“你說。”
“前明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