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紅色的光澤,車子開到中環的大街上,葉飛按動遙控器緩緩開啟賓士跑車上面的封頂,頓時一股清風吹來,把李嘉欣的長髮吹向車子上面的天空,深藍色眼眸閃爍著寶石一樣的光芒,在霓虹燈下,越發的顯得迷人。
葉飛本準備直接送李嘉欣回家的,因為她住在香港灣仔區的跑馬地,離今天新聞釋出會的地方很近,李嘉欣有些含羞的點頭同意,看著面前這個溫柔美麗,還很善解人意的極品美女,葉飛會心地笑了……
到李嘉欣的家門口後,她並沒有直接下車,而是很含情脈脈地看著葉飛溫柔道:“阿飛,要不你先到我家坐一下吧……”
葉飛當然心裡很高興,誰會拒絕美女的邀請,但還是故作矜持的開玩笑說道:“阿欣,今天我什麼禮物也沒買,我可不敢進去見岳母……”
多謝後世網路的發達,對於李嘉欣的家事葉飛還是略知一二,不然葉飛怎麼只是稱岳母而不說岳父呢。李嘉欣的父親是一個出生在香港的葡萄牙人,很小的時候,李嘉欣就意識到自己與同齡的孩子多少有些不同,因為她的名字是一串奇怪的字母:michelemoniquereis,直到上小學都沒有一箇中文名字。有關李嘉欣父親的故事幾乎可以拍成一部電影,這位名叫francisreis的葡萄牙人在二戰期間被日軍所俘關進深水集中營,因為身材高大,被送往日本的礦場做事,直至日本投降,才回港結婚,生下李嘉欣和姐姐李嘉明。李嘉欣父母的關係不好,在她的記憶中,這個童年沒有玩具,沒有新衣服,只有媽媽的眼淚和父母無止境的爭吵,直到她越來越少看到父親回家,生活中沒有了這個父親。李嘉欣與媽媽、姐姐開始了相依為命的生活。
一直到很多年以後,這個父讀親才想到要打個電話給李嘉欣,這時候她已經是小有名氣的明星。多年以後李嘉欣回憶起這個電話依然感覺受傷害,她說:“你應該關心三個女人的生活的時候,你從未打電話來問過,反而等到我們的生活有保障了,你想這樣找我們要錢。”
總之到了那個時候,她也沒有釋懷對父親的惡感,直到父親患病,後來又過世,她又更成熟了,回頭想想才能說出一句:“沒有誰對誰錯,只是兩個人的時機不對。”
在當年父親離開之後,李嘉欣母女三人的日子可想而知。當日的香港尚無如今的發達,窮人的生活過得更加緊巴巴。李嘉欣全家都搬到在天台上搭建出來的鐵皮屋裡住,這種鐵皮屋在寫老香港的很多電影裡都看得到,破舊得有些淒涼。一下雨,李嘉欣就要幫做飯的媽媽打傘,因為屋頂到處都漏水。
從14歲開始,李嘉欣就半工半讀地完成學業,她做的兼職就是廣告模特,這種工作賺錢多不辛苦,但前提就是要夠漂亮。除了漂亮,她的成績也相當不錯,後來曝光的會考成績有四個a,全香港一年能拿超過四個a的考生也不過幾百個,她已經做得不錯。但多年以後李嘉欣回憶當時拿到某次考試成績單的心情,依然是“這怎麼辦,這簡直是世界末日。”
她往自己的身邊看,那些優秀的人,幾乎不需要讀書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她很用功很努力,或者也難以成為最好的一個。
這時候,廣告圈的人都和她說:“你這樣靚,為何不去選美?”——於是她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一條將帶她走向名利場的捷徑。
1988年對於李嘉欣而言是一個重要的年份,她參選“香港小姐”並且呼聲甚高,“最上鏡小姐”獎宣佈的前夜,所有的報章 幾乎一面倒:“四號李嘉欣”最有望摘得“最上鏡小姐”連她自己都這麼以為。可是第二天晚上,她在臺上聽到的名字,卻是“陳淑蘭”她覺得全世界都失望了,一回到後臺,不爭氣的眼淚便噴湧而出,李嘉欣一路哭到家裡,對媽媽說想退出比賽。“沒有人逼你去拿報名表,你自己選擇了,就必須把它完成。”
當李嘉欣帶著媽媽的話重新站到決賽的舞臺上,似乎變了一個人,重如泰山的壓力一下子消失了。於是,“港姐中的港姐”誕生了,李嘉欣榮登“香港小姐”的寶座,並獲得“國際親善小姐”的頭銜。同年,她又獲得“國際華裔小姐”比賽的冠軍及“最上鏡小姐”桂冠。一年中獲得四項選美大賽的冠軍,這在香港選美史上至今都是空前絕後的。那一年,李嘉欣18歲。那一年她拿到的第一筆月薪是三萬港幣,“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改善,起碼想做的事可以做到”捉襟見肘的底層生活徹底改變。
從此,她僅僅憑藉一個“靚”字,就走紅娛樂圈二十年,有人曾經舉出十條理由認為李嘉欣是香港最美的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