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租種的土地。
佃戶們被地主趕了出去,而且還是因為這種原因被收回了土地,他們已經臭名遠揚,沒有其他的地主敢將自家的田地租給這些人。
十幾戶人家在附近待不下去,只得拖家帶口的到他處謀生了。
“我們這樣做是不是有點殘忍了?佃戶們被迫離開家鄉,想來今後的生活一定很悽慘!”李言玉有些不忍心的問道。
雖然佃戶們欺負王嬋姐弟兩個的時候她很氣憤,但是看到他們的下場以後她就覺得這些做有點過份。
“不這樣做又如何,讓他們繼續留下來欺負地主,還是要讓其他的佃戶和他們一起學習奸詐的處事方式!”。李凌有些不以為然。
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他自然知道只有賞罰分明才可以帶好一個軍隊,日常生活中也是這樣,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便是這個道理。
在這些佃戶離開此地的當日李凌就在自己的田莊上找了一些仍有餘裡的佃戶租種了王嬋他們的土地!
至於那些糧食,李凌也想到了一個辦法可以解決問題:原本就開始變質的糧食在倉庫裡有放了一段日子已經不能使用了,它們唯一的作用就是釀酒。
他不但將這些糧食釀造成了美酒,而且使用蒸餾的方法制造出了純度各不相同的佳釀。
“真是太好了!這樣以來我們不但不會因此而遭受損失,而且會得到更多!”。王嬋由衷的讚歎道,想不到李凌輕易的就解決了她們的難題。
王家姐弟度過了難關,兩人自然很感激。兩人都擅長打獵,經常送一些山間野味到李凌的莊園讓他們改善生活。
楊穎和李言玉兩女每天都要抽出一段時間幫助莊上的婦女們養蠶。
楊穎身手敏捷,自然是隨同婦女到林中採集桑葉,而李言玉則被留在蠶池中尋找池中的蠶繭,將它們一一挑出來剝繭抽絲。
蠶池一般幾米見方,兩戶或者三戶人家共用一個,大家共同擔負養蠶的責任,分享其中的收益。
李言玉膽子小,她是不敢進入養蠶池的,只能在池子外面挑揀裡面的蠶繭,然後用專門的工具抽絲。
“劉大嬸,劉大嬸。蠶寶寶似乎出問題了,你過來看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李言玉在挑蠶繭的時候突然發現一些幼蟲也出現了狀況,幼蟲停止了蠕動,趴在桑葉上一動不動了。
“真是奇怪,早上它們還是好好的,怎麼現在居然都死了?”。劉大嬸將幼蠶拿在手中,發現它們已經死了。
劉大嬸非常傷心,這才剛剛進入養蠶的季節難道就要出狀況了嗎?
為了養蠶他可是投入了許多時間和精力,難道這一切都白費了嗎?
劉大嬸靜悄悄的站在自家的蠶池前面,她有些不知所措。
李言玉見到對方如此的模樣,她也愣住了,一時間不招待所該怎麼去勸解劉嬸。
前去採集桑葉的人終於回來,有幾個經驗老道的婦人還仔細幫忙檢查了幼蠶,它們真的已經死了!
“這怎麼辦?”。婦人們六神無主,不知道該怎麼去應對。
劉嬸一家只租了五畝地,他們兩口子卻生養了四個孩子,加上年邁的婆婆,劉嬸一家的生活相當清貧。
一大家子人還等著她養蠶的錢接濟呢!
楊穎和李言玉也面面相覷,畢竟她們也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面。而且也不懂如何救治。
更為可怕的事情還在後面,不只是劉嬸一家,其他的蠶池裡也出現了同樣的現象,既而幼蠶開始大面積的死亡。
“會不會是桑葉的問題,幼蠶就是從今天開始死亡的,會不會是今天採集的桑葉有問題?”。
“絕對不會,劉嬸家的蠶可是沒食用今天的桑葉就開始發病了!”。
民婦們紛紛議論起來,但是他們卻沒有商量出任何的結果。
劉嬸家庭負擔重,她一個人使用了一個養蠶池,這些天楊穎和李言玉一直在幫助她做事。
幼蠶發病的時候楊穎還沒有將今天新鮮的桑葉採回來,一定不會是桑葉的問題。
“那,那。。。。。。不會是蠶瘟吧!”。一個婦人顫抖著說出了自己意見。
其他人全部都默然了,她們根本就沒有勇氣去面對這樣的結果。
無奈之下她們只好向自家的男人求助,只是那些粗魯的漢子除了唉聲嘆氣還會做什麼?
楊穎和李言玉再去幫忙的時候卻感覺到了氣氛有些古怪。
原本喜歡議論一些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