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部分

怕一個德國人,也能讓他們的戰鬥力立刻上一個臺階,雖然他們的整體戰鬥力仍然比不過德**隊,但至少已經可以算是擁有了正常的軍隊的戰鬥力了。(當然,對於某些過於奇葩的軍隊,比如武裝黨衛軍編號12後面的那些東西,無論什麼措施,都沒法提高他們的戰鬥力)

300人的顧問團,按照每二十個義大利人中插入一個美國人的比例,已經足夠分配給六千人用了。而一隻六千人的,相對正常一點的,使用麥克唐納1857步槍的部隊,在很多時候,已經足夠改變戰局了。

……

1858年7月底,一艘飛剪帆船將三百人的美國顧問團送到了撒丁王國。

對於被羅斯柴爾德家族硬塞過來的“黑水”的顧問們,撒丁王國一開始並不感冒。雖然,在此後的歷史上,他們在軍事上的種種丟人的表現,讓人們很難相信,他們的祖先是曾經威震四海的羅馬人。雖然如果把時間放到一百多年後,他們肯定會覺得接受美國人的指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在這個時候,這些傢伙們對於自己能吃幾碗飯並不算太清楚,總還覺得老子英雄兒好漢,既然俺們祖宗這麼牛,那俺們打仗也一定是頂呱呱的。嗯,雖然在上次戰爭中,撒丁王國的軍隊被奧地利人打得屁滾尿流,但是,他們還是找了一大堆的理由來說服自己相信,那次失敗,非戰之罪。戰敗的原因很複雜,既有天時不利,又有盟國拖後腿。反正都不怪自己。他們找出的理由,和後世的黃皮納粹們在總結德軍戰敗的原因的時候總結出的那些理由基本差不多,看看那些黃納德理由,你也基本能推想出撒丁人對上次戰敗的看法:

天時不利,影響德軍的發揮:冬天天氣太冷,導致德軍發揮不好;(莫斯科戰役)夏天天氣太熱,導致德軍發揮困難;(庫爾斯克戰役)天氣不冷不熱,不能給敵軍的發揮造成障礙。(諾曼底戰役)陽光太好,能見度太高,不利於德軍隱蔽;(阿拉曼戰役)陽光太差,能見度太差,有利於敵軍隱蔽。(斯大林格勒戰役)

地理條件專門和德軍搗亂:東線公路太爛,不利於德軍機械化部隊機動;西線公路太好,不能阻礙盟軍機械化部隊運動。地形太複雜,林地太多,(列寧格勒戰役)城市太立體,(斯大林格勒戰役)山路太崎嶇,(高加索戰役)都阻礙了德軍的進攻。地形太平坦,不能給敵人造成障礙,(庫爾斯克戰役,法萊斯戰役)導致了德軍的失敗。

當然,還少不了那些坑爹的盟友:

羅馬尼亞人幫德軍,害得德國第六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團滅;羅馬尼亞人幫俄軍,害得德國第六集團軍在羅馬尼亞又一次團滅。義大利人幫德軍,害得德國人輸了北非;義大利人幫盟軍,害得德軍整整一個集團軍群被牽制在阿爾卑斯,不能去增援諾曼底……

撒丁國國內,一大堆人都有類似這樣的看法,這自然就讓“黑水”的顧問們的工作很難展開。好在撒丁國的上層還是清醒的,國王和首相都親自參加過上次的戰爭,對於自己的軍隊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少,還是基本上心裡有數的。再加上“黑水”的顧問團給國王陛下進行了一次精彩的步兵依託快速建構工事對抗騎兵的表演。國王對“黑水”的顧問們表現出的軍事素質非常滿意。所以,在他的強力支援下,這些顧問們好歹被分派了下去。

內維爾少校,因為在部隊換裝訓練時表現突出,現在已經被破格提拔為中校了。他手下的軍隊的數目也增加到了一千五百人。他知道他此前的成功和“黑水”的顧問們的表現是分不開的,所以在其他部隊,用各種辦法給那些美國人添堵的時候,只有他下轄的部隊給了那些“自大的美國人”全面的配合。

第七十五章,錢權期貨

對於像內維爾中校這樣,願意與“黑水”全面合作的軍官,“黑水”當然也要加以重視和鼓勵。於是,最為優秀的人才都首先向內維爾的團傾斜,比如說,在“軍事顧問”中,在“黑水”內部獲得了“神射手”稱號,從而擁有了使用麥克唐納1857精確射擊版步槍的使用資格的軍事尖子在內維爾的團中的比例,就要遠比在其他部隊來得高。

不過,內維爾對“黑水”的支援也不是無限度的。比如說,在羅布森提出了所謂的“散兵線攻擊”和“戰壕防禦”戰術的時候,內維爾終於表示反對了。

“什麼呀!你想讓我計程車兵向老鼠一樣滿地挖洞?那怎麼行?那會讓我成為全軍,不,是整個歐洲的笑柄的!不!這太有損軍威了!當敵人堂堂正正的擺開威武的陣勢的時候,我們卻象膽怯的老鼠那樣躲在地底下。這簡直……”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