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8部分

大部分的工人對於“合成氨”什麼的那是一點興趣都沒有的。只是對於唐泰斯命運的擔憂還讓他們留在那裡聽兩個德國佬應不太熟練的英語講合成氨的意義,很多人聽得都不耐煩了。

但是對於另外的一些聽眾來說,事情就不是這樣了。透過電波,這條訊息迅速的傳遍了整個的世界。首先反應過來的是科學界,尤其是化學界。多少年來,甚至自從土壤中的氮成分對於植物生長的意義被證實後的近百年裡,透過化學手段固氮一直是化學家們的夢想,在廣大的化學家心中,這個夢想的地位簡直就可以和他們的前輩——鍊金術師們對於煉出黃金的夢想的地位相似。所以這樣的訊息一傳出立刻就讓整個的美國、乃至歐洲的科學界為之轟動。即使是在遙遠的彼得堡,這訊息一樣也成為了學術界關注的焦點。

……

彼得堡醫學…外科學科學院化學教授齊寧和往常一樣走進了實驗室,像往常一樣,他將自己的外套在牆上掛好,然後轉過身來,卻看到學生們都用興奮的目光盯著他。

“嗯,阿廖沙,怎麼了?我臉上有東西?”齊寧疑惑的問道。

“教授,您還不知道?您沒看今天的報紙嗎?”阿廖沙回答說。

“什麼報紙,出什麼新聞了?”

“教授,美國人和普魯士人的合成氨實驗成功了!”另一個叫做謝苗的學生回答說。

“報紙在哪裡?”齊寧問道。

“這裡,這裡!”阿廖沙迅速的摸出一份報紙,將它翻開來遞到了齊寧的面前。齊寧低下頭,看到這這樣的報道:

“昨天下午,美國克利夫蘭大學大實驗室宣佈,在麥克唐納化學與醫藥公司的資助下,他們和普魯士多家大學合作的研究專案——化學方式合成氨實驗,取得了圓滿的成功,並且已經具備了工業化生產的條件,不久之後,這一技術就可能被投入到化工生產當中……李比希教授和凱庫勒博士對於……”

“老師,要是您當年選擇了留在歐洲,也許您也在這些人當中……”謝苗說到。齊寧是李比希的得意門生,在李比希的實驗室裡學習過好些年,李比希一直對齊寧的天賦和努力讚不絕口,不過最終,齊寧還是回到了相對封閉落後的俄羅斯,將歐洲最新的關於有機化學的研究方法帶回了俄國。

“呵呵,那可不一定,你們沒有注意到,這一篇報道中,對於實驗的細節幾乎一點都沒提到嗎?”齊寧說,“你看,這裡只提到了一些我們大家早就知道了的東西——使用氫氣和氮氣,在高壓和高溫和催化劑的幫助下進行轉化。這些和我們以前講到的設想沒多大的不同,問題是高溫是多少攝氏度,高壓是多少個大氣壓,還有工藝流程和催化劑什麼的幾乎一點都沒有提到。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

“當然是為了保密,老師您以前提到合成氨的時候說過,這種技術對於農業極端重要。這也就意味著這後面會有非常大的經濟利益。美國人和普魯士人肯定會極力的保密的。老師,您的意思是他們因為會擔心您洩密而不邀請您加入?”阿廖沙問道。

“也許吧。不過無論如何,至少他們證實了從這個方向上是能夠完成合成氨的。”齊寧回答說。

……

英國皇家學院也對這個訊息做出了反應,他們幾乎是立刻就向克利夫蘭大學和普魯士的那些大學發出了邀請,邀請包括史高治在內的一系列化學家到英國去進行學術交流——只要人到了英國,就算不好威逼,但是透過利誘,總能從他們那裡得到一些有用的東西的。另外,既然合成氨的意義如此深遠,而是失業證明了高溫高壓加上催化劑的方法可行,那麼最富裕在科學技術方面也最先進的英國自然也要跟進了。所以在英國政府的牽頭下,以劍橋大學和聖海倫製藥廠牽頭,開始了相關的研究。什麼,你說專利?在這種關係到國家安全的地方,還管他什麼專利不專利!

……

“這就是史高治??麥克唐納提到的大專案吧。”在聽完了相關的人員對於合成氨技術的市場意義的分析之後,約書亞在心裡默默的這樣想著,“一方面,這東西可能讓農業的產量出現翻倍的增長,另一方面,也會讓火藥、炸藥的成本大為下降。這樣一來。這種技術的錢景真是太好了。雖然史高治為此準備了很久,估計現在也不見得缺錢,但是他難道不需要一個在歐洲幫他銷售這些東西的代理商嗎?嗯,找個時間,我還得再去見見這位天才。”

第二百六十八章,土黃金,農民朋友需要它(下)

基本上,有關合成氨的新聞播報出去之後,在上層社會造成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