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4部分

來了,想起了自己到這裡來了的原因:

希特勒是在戰場上遭到了英國人的炮擊,然後戰場上立刻就瀰漫著一股又像是大蒜又像是芥末的味道。

“黃十字毒劑!(德軍這邊對芥子氣的稱呼)”有人呼喊了起來,然後大家手忙腳亂的屏住呼吸,給自己戴上防毒面具。雖然,戰壕裡所有的人都知道,光靠防毒面具可頂不住“黃十字”毒氣。但是它至少能保證減少進入肺部和眼睛的毒氣。

希特勒的動作並不慢,在聞到那股氣味的時候,他就已經屏住了呼吸,而且閉上了眼睛。在戰前的訓練中,軍官們告訴過他們,眼睛對於各種毒氣大多非常敏感,很容易受傷。所以在訓練的時候,戴上防毒面具這一過程,是要在蒙上眼睛的前提下進行的。

芥子氣透過面板使得中毒物件失去戰鬥力所需要的時間比較長。即使在高濃度之下,也要一個半到兩個小時。不過芥子氣沾染的區域都有劇毒,這些劇毒在數十個小時中都足以要人的命。所以正常情況下,應該立刻將這一區域計程車兵撤下去,但是這樣做的話,戰線上就會出現缺口,那些英國人(活見鬼,他們居然會有那麼多的全身防化服)就會輕而易舉的佔領這裡,並威脅到整個師的安全。所以,希特勒他們現在還不能撤退,當然,穿著全身防化服,帶著消毒清洗裝置的援軍來了之後,他們就可以撤了,但是,援軍什麼時候來,那就真是隻有上帝知道了。

希特勒已經戴上了防毒面具,然後他睜開眼睛。立刻鑽進了戰壕中的防炮洞。為了防禦可能的毒氣,士兵們自己對防炮洞進行了一定的改裝。他們給這些防炮洞配上了厚厚的羊毛氈的門簾,鑽進去,把門簾放下,四邊壓好,再澆上水,在很大程度上也能擋住不少的毒氣了。

希特勒在洞裡面躲了差不多兩個小時,這期間,英國人的炮擊一直就沒有停止過。只不過英國人的炮彈大多落在他所在的陣地的後方。希特勒知道,這是英國人在用炮彈隔離一切可能的增援。這種浪費炮彈的做法在從前聽著就像是天方夜譚,但是在如今的戰爭中,這已經是非常非常常規的手段了。

兩個多小時後,英國人大概覺得陣地上的德國人應該已經不行了,於是開始派出士兵進攻。於是希特勒他們又被從防炮洞裡面趕出來,準備戰鬥了。

英國人都穿著很厚的全身防化服。這使得英國人的行動非常的不靈活。而這個時候,德軍這邊的大炮也響了起來。在炮兵方面,尤其是在大口徑火炮方面,德軍有著明顯的優勢。因為德國人這邊有更發達的鐵路,依靠著臨時鋪設的鐵路,德國人將大量的大口徑巨炮也投入到了戰鬥中。在戰場上,法國人也好,英國人也好,他們的火炮中3寸炮佔了絕大多數,相形之下,6寸以上的火炮就要少不少了。這不僅僅是因為德國人的工業規模更大,也是戰術思想的不同造成的。相比更依賴於鐵路和汽車的德軍,英國人法國人這更信賴騾馬一些。而騾馬可拉不動3寸以上的火炮。

於是希特勒就看到,一團團的火球在英軍的進攻陣列中爆炸開來。依據火球的大小,希特勒能輕而易舉的判斷出那些是100炮的,哪些是150炮的,哪些是更大的203毫米炮的,有時候,偶爾還會有一兩個更為巨大的火球爆開了,那是280口徑列車炮射出的炮彈。

在東方,一直有一個說法,叫做新兵怕炮,老兵怕機槍。因為據說老兵可以憑藉著炮彈的呼嘯聲,來判斷炮彈會落在那裡,於是知道怎麼躲避,相形之下,機槍就難對付多了。但是這種說法,在歐洲卻是行不通的,因為歐洲戰場上大炮的密度實在不是東方能比的。在每一個瞬間,都有很多發炮彈落在地面上,根本就不存在可以輕易的讓你躲開炮擊的地方。事實上,即使是在原本的歷史上,自從一戰之後,炮兵給敵人造成的傷亡就超過了步兵。(而中**隊,是直到上甘嶺才做到這一點的,而到了松毛嶺,步兵打死的越南兵甚至趕不上炮兵轟死的零頭了)更不要說,在這個時空裡,因為史高治的影響,炮兵的規模比起原本的歷史還要更大一些。所以,英國人的第一次進攻,甚至都沒有衝進德國人的機槍火力圈,就在炮兵的覆蓋下完了蛋。

不過英國人很快有組織起了一次攻擊,他們升起的氣球發現了遠處開炮的德國炮兵,於是英國炮兵開始了飯炮兵作戰,德國人自然也不客氣的還以顏色。更多的火炮被投入到互毆當中去了,這也讓英國士兵得以衝到了德軍陣地前沿。

這個時候,希特勒已經很有些中毒的症狀出現了,他的眼睛出現了重影,幾乎無法瞄準,而他同時還覺得身上的面板像在被針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