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知道這一點,勝利的曙光已經照耀在安西軍身上。(未完待續。)
PS:(謝謝各位的月票,今天一寫就寫多了,弄了六千字,優惠不了了,抱歉!)
第四十一章 西風凜冽勝局定
中路的大戰已經打成了一鍋粥,在方圓十幾裡的地面上將近二十萬唐軍和安西軍步兵在捨生忘死的激戰,因為人數太多,在戰鬥中的雙方都沒有注意周圍的情況,戰鬥之中分心就意味著死亡,每一秒都有戰士慘叫倒地或死或傷,鮮血在大地橫流,形成了一個個的血窪,然後凝固成為黑色的沼澤一般的粘稠物,丟棄的武器和殘肢斷臂隨處可見。
雙方的中間接觸的地方已經成為了一個犬牙交錯的戰場,安西軍組成了一個個的小陣和唐軍步軍的五花陣殺在一處,每十名長槍兵組成一個陣形,邊上幾名刀盾兵配合和唐軍殺在一處,頭上是雙方的弩箭對射,在前面和敵人交手的戰士隨時會遇到生命危險,而在後面的戰士,不管是力盡了退回去喘息的還是沒輪到上前攻擊的,都隨時有可能被弩箭射倒。
唐軍射向安西軍的弩箭已經大大減少,因打到現在已經整整一個多時辰了,帶箭最多的是弓箭兵,帶有超過一百隻箭,但是光是開弓放箭體力消耗驚人,在射出超過十五隻箭之後很多弓箭手就力盡了,還在堅持發射的弓箭兵的手指頭都拉得血淋淋的,那是被弓弦割破了手指,而弩箭兵的弩箭卻是相當費時費工的東西,唐軍的軍弩手配備的弩箭不過是一人三十隻,一袋弩箭而已,射到這個時候基本也沒有了。
安西軍的弩箭卻沒有一絲的停頓,還在疾風驟雨一般的向唐軍陣中傾瀉。往往很多唐軍的小隊戰士還沒有接觸到安西軍的步兵展開肉搏就死傷慘重,反觀安西軍步軍一方,唐軍的弩箭對安西軍士兵防護力出色的鎧甲卻殺傷力有限。在面對面搏殺的時候也死傷比唐軍小多了。
在這樣的戰鬥中什麼技巧閃躲什麼的都是開玩笑,對面一槍刺過來,用鎧甲和不是要害的地方頂住,然後再用手中的武器擊中對方,比的就是誰的鎧甲更堅固武器更鋒利,還有的就是戰場的經驗了,能用小傷換對方的重傷或者死亡。最後就是看運氣了。
堅甲、器利、經驗各方面都不佔優勢的唐軍只有人數要大大的超過安西軍,不過很多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在面對安西軍這種戰場上見過生死無數次的老兵來說完全就不是一個檔次的對手,唐軍因為兵力臨時招入軍中計程車兵讓唐軍吃了大虧。很對新兵看見修羅場一般的戰場直接崩潰了,哭喊著就開始亂跑,後面的督戰隊的唐軍殺的人頭滾滾,結果新兵組成的隊伍一上來照樣有不顧軍令轉身就跑的。
這也意味著中路的唐軍已經頂不住安西軍兇猛的進攻了。連民壯和輜重兵都往前面送。而安西軍則恰恰相反,每名士兵都在兇猛的戰鬥,殺死的敵軍無法計數,但是都不擔心軍功的累計,只要勝利,那麼軍功就不會少,至於死傷,西域的衝突戰鬥那次沒有死傷的。安西軍士兵早就習慣了。
中路唐軍的陣列已經被打亂,很多唐軍都變成了各自為戰。當前面的精銳老兵死的差不多的時候,安西軍的屠殺效率一下就加快了,沒有軍陣的保護就算是武藝通天在面對陣形嚴密計程車兵時都只有變成地上的一具屍體。
唐軍的左翼也頂不住了,畢竟區區四萬步兵面對的是精銳的安西騎兵,對抗騎兵的最有效利器拒馬槍陣又在重甲騎兵的衝擊下損失慘重,跟在重甲騎兵後面的安西輕騎兵沿著重甲騎兵開出的道路飛快的撞進唐軍陣中開始大砍大殺,雖然唐軍還在有組織的列陣,聚成一個個的小陣對抗安西騎兵,但在人數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死傷狼藉。
李麒也意識到了自己指揮的失誤,很快騎兵就開始了迂迴和後退,後面的騎兵飛快的調轉馬頭退後一段距離,然後朝著唐軍開始以百人隊或者千人隊為一波的衝鋒,騎兵有了速度,而步兵卻沒有了能夠抵抗的拒馬槍陣,被撞飛在空中的唐軍身體往往像麻袋一般飛出很遠,騎兵靠著高速衝鋒的戰馬在唐軍陣中趟出一條條的溝壑。
李麒已經換過了一次戰馬,手下的損失令他又羞又愧,他領著自己的親兵發起了三次衝鋒,死戰之下第一個完成了穿透唐軍軍陣的任務,這時候唐軍的左翼已經失去了抵抗能力,剩下的就只有面對一隊隊飛快的離開有兇狠的撞入陣中的安西騎兵的絞殺了。
李光弼已經不知道自己是第幾次指揮手下騎兵進行回馬衝擊了,他面前的陌刀兵只有區區的幾千人,但就是這幾千陌刀兵就像海底的礁石一般,騎兵衝鋒的大浪打過,礁石被淹沒了,但是海浪退去礁石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