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6部分

,我對很多學生還記得,當年很多識字班的人都在各司當骨幹了,你當年是班上第一,後來工坊想要你,你卻非要去軍隊,所以我還記得這事。”

此時到了拴馬的地方,這裡等著幾個總兵衛隊的人,他們都認識劉民有,跟劉民有敬禮後拉了一匹好馬過來。

朱馮這時才對劉民有道:“小人當時沒有其他想法,工坊給的工錢高一些,但小人就想打仗,當時黃總訓導官來學校講話,說男兒當隻手把吳鉤,掃淨天下不平事,當登州鎮的兵是天下最榮光之時,天下人的命運都在咱們肩頭,小人深受鼓舞,便立志要參軍,很多同學也在軍中,這次立功的火箭兵中就有兩個。”

劉民有鼓勵的拍拍他肩膀,不過他對黃思德這個學生一向印象不佳,便沒有評論黃思德的話,只是對朱馮鼓勵道:“各行業都有各自用處,工坊也可能在將來改變世界,不過如今天下紛亂,軍中自有男兒的天地,跟著陳大人好好幹。”

朱馮高興的應了,笑容如同陽光一樣燦爛,劉民有也笑笑,然後回頭對吳襄拱手道:“吳將軍請在碼頭少待,這裡是登州左協的防地,未得陳大人准許,吳將軍去金州頗有不便,只要請大人留在碼頭,這裡有人招待將軍食宿。好在與金州相隔不遠,或許不要一日就有人來接大人了。”

“劉大人只管去,大人能帶下官來此處,已是幫了大忙。”吳襄一貫的風度翩翩,絲毫不以為意。

與吳襄告別後,劉民有騎上那匹馬,與幾名軍官一同往金州方向疾馳而去。(未完待續。。)

第一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利益

吳襄安心呆在南關港,信心滿滿的等著人來接。第二日卻沒有人來,他又不能隨處走動,一個白色頭盔的登州鎮撫兵隨時跟著他,只能在港口的接待房屋附近溜達,許多船隻從旅順和登州過來,有些掛著登州水營的藍旗,但上面計程車兵卻是文登水營的水手。這些船隻卸下大批的糧食,然後運上一些傷員和俘虜。

碼頭上還在不停搞建設,支起很多裝卸的滑輪組,另外還有些包衣模樣的人被押著在附近修倉庫。吳襄對登州鎮的效率有些驚歎,作戰才剛剛結束,陳新就能安排這許多事情,他哪裡知道陳新根本就沒有安排,只是提出一些大體的要求,各司按職責各行其是,由參謀制定詳細的計劃,陳新審批後就交給兵務司執行。

吳襄這一等就是三天,第三天才有一個外務司的人來接他,兩人騎馬只用了半日就到了金州。吳襄也是多年沒來遼南,以前他投靠到遼鎮的時候,建奴還沒有佔據遼東,金州這地方他也來過,當時的遼南貿易繁榮,如今已是滿目瘡痍。

大戰之後的金州沿途還能看到一些痕跡,有些沒用的車架之類歪倒在路旁,還有不少破爛的衣服旗幟,也無人理會。吳襄悄悄撿了一面小三角旗,是後金鑲藍旗的白甲兵用的,這種小旗如果在遼鎮撿到,也是大功一件,在這裡幾乎被棄之如敝屣。

到了南關外圍,四處都是軍營,成群的包衣在這裡勞動。看樣子似乎是要修建夯土的城牆,吳襄對南關有所瞭解。南關在地峽的縱深三十五里,金州作為前線的話。南關這裡就是登州軍隊重兵集結的地方,是真正的決戰之處。

沿途看到不少軍隊調動,大多是從旅順開過來的,這些士兵滿面紅光,一路大聲高歌,充滿勝利之師的激昂。

吳襄在登州呆過,看到的登州軍大體都是這個樣子,從來都是士氣高昂,與遼鎮那邊死氣沉沉大不相同。到達金州之後。吳襄從南門進城,金州城週六裡,比寧遠大得多,吳襄心裡想的是能存更多的糧食,不會那麼容易被圍死。

城中各處房屋大多損壞,大批的輔兵在到處翻找可用的材料,然後放上板車拖到北面。道路上有不少的牛車騾車,裝著糧袋從東門入城,吳襄不知道陳新從哪裡搞來的牛和騾子。如果是繳獲後金軍的,那後金遭遇的打擊肯定超過吳襄的估計,領路的那個外務司主事是個話嘮,一路就沒停過說話。不過關於戰況的的都說得十分誇張,一會說斬首兩萬,一會又說斬首三萬。吳襄聽著不怎麼靠譜。

到了總兵大帳的地方,吳襄看到了成堆的人頭。全部已經硝制完成,各種表情的都有。那主事告訴吳襄,這還只是在金州附近殺的。

那個主事進去通報,陳新親自出來迎接他,吳襄一番溜鬚拍馬,兩人往來了幾次,比起以前親熱許多。陳新客氣的請他進了大帳,裡面裝飾樸素,中間有一個沒有完成的簡易沙盤,後面有一面屏風,然後就是上首一張桌子和幾張椅子。

衛兵來上過茶後,吳襄對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