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頂層祭壇,除了首根龍柱現形,其他的區域幾乎全都籠罩在瀰漫的雲霧之中,若隱若現,倒是有些仙境的意思。
龍頡撓了撓頭,嘀咕道:“好吧,戎右至少是給了提示的。我說龍柱之上的不是魔紋,而是雲紋,他剛才問一句‘何以見得’。而且,他也說了,‘道’並不僅限於九元、元基、零元,還包括了靈界的‘一’。”
出神的看著祭壇四周的雲蒸霞蔚,龍頡喃喃自語道:“他們一再說,對於靈界,天狩族群其實也不過是外來者而已。最早期的天狩在雲境之地所感悟之道,後來就成了該座雲境之地的‘雲紋符頭’,符膽是‘道’的運用之下的具體變化,符腳就是代表符的結束。符咒師施符,就是透過消耗元基或元基陣列來產生‘一’,然後操控‘一’陣列所形成的‘符’會依據陣列產生特定的‘效果’。‘一’形成的陣列所模擬的效果,就是相對應雲境之地的‘道’。”
“而由於符咒師無法直接感應到‘一’並進行操控,所以‘靈犀指’便應運而生。靈犀指,俗稱‘劍符’,是符咒師最基本的功法,能感應、操控'一’,從而劃符;最後施放符,也是透過靈犀指來進行目標的定向。‘靈犀指’符其實是相當一小段雲紋,透過陣列的元基所消耗成的'一’來實現雲紋的陣列,然後直接加附到手指的指紋處。”
然而云紋符咒的陣列,明顯不及魔紋陣列嚴謹規整,凡人甚至戲稱為“鬼畫符”,來形容其莫名其妙的筆順、潦草,甚至可以說很有一點抽象派的意思在內。
那麼,雲紋符咒的“道”,體現在何處?
魔紋的道,可以體現在星辰運轉、消亡、新生之上。
而云紋符咒的道,是否體現在雲境之地的“潮汐”節律與日月圓缺之上?
龍頡為自己加附了一個通靈符,發現了祭壇周圍有相對少量、變化無常的“一”。當雲霧潮汐、日月圓缺的變化之時,會相應的產生呼應,變化成鬼畫符一樣的陣列!
龍頡恍然大悟道:“雲境之地的雲霧潮汐、日月圓缺,會帶動雲境之地附近的‘一’,這個過程當中應該就是蘊含有云境之地的‘道’。”
“可是,我現在既然是連線到了庫庫之中,怎麼可能會有‘一’的存在?!神器就是權杖‘道’的延續,是屬於零元體系!除非說,現在的庫庫爾坎,經過極為漫長的歲月,已經位於太極陰陽魚圖的魚頭接魚尾之處,即是神界與靈界的交界處!”伸手在首根龍柱上摩挲著,龍頡喃喃自語:“所以,頂層祭壇才會有雲紋龍柱!也就是說,我得儘快去一趟庫庫爾坎了,不然費了那麼大的功夫,千辛萬苦、九死一生,等到庫庫爾坎由‘白’轉‘黑’,我恐怕最後連一根毛也撈不著!”
“呃,當然了,目前首要任務還是過了龍柱雲紋這一關。”龍頡自嘲一笑,不經意間發現頭上的光線由明轉暗,正是日月圓缺交替之時,而此時祭壇四周雲霧翻騰,潮汐漲落,更遠處,那些散亂、稀薄的“一”受到感應,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陣列。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靜靜的觀看雲海潮汐,龍頡心有所悟,嘆道:“早就應該想到了,雲紋加附在天狩身上各處,而符咒則是製作、書寫在平面之上,兩者之間是有差異的。雲紋模擬的就是雲境之地其所蘊含的‘道’的立體狀態,可以說是‘道’透過‘一’所體現的雲霧一般的原始狀態;而符咒,則是被‘平面化’了,施放過程當中,箇中精妙之處,盡在符咒師對於‘符’所蘊含的‘道’的理解。”
“以映象之地的月石之礦的材料為引,雲紋加附繪製於魂士身上,再加上頭頂上的月石‘笏板’,等於將魂士轉變成了一個微型的‘界碑’,因此才可以在靈界與人界、神界行動如常,並且施放符咒。此外,月石‘笏板’在靈界之外的地方所受的侵蝕是不可逆的,而云紋則可以透過返回靈界修煉符咒進行修復。”
戳著劍指,龍頡心無旁騖的揣摩著自身所處的雲境祭壇之道,召出一小團的“一”,隨手臨摹著遠處的“一”。
任何一道符,符成的標誌,是符腳定住,“一”所凝聚的符雲不散,相當於是魔紋陣列的穩定結構。只是,龍頡臨摹的“道”對於祭壇之外遠處的“一”來說,只能算是形似,距離神似的標準還差很遠,符雲稍稍凝聚,過眼雲煙一般很快便又消散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少個日月圓缺、潮汐雲霧,龍頡戳著劍指的動作不再是機械的重複,而是已經帶有一種率性揮舞的空靈飄逸感!
此時,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