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4章 折金率

世易時移,進入星航時代的人類各國、各領,在經濟領域彷彿經歷了一個大大的輪迴,竟然又回到了“以物易物”交易模式。星幣的存在似乎只不過是免除了製造、攜帶實物錢幣的麻煩,星幣基本都是用於小額的交易之中;領與領、領與國之間的大宗交易都是以物易物。

星航時代的價格換算體系,其實是透過一個稱為“折金率”的框架來進行的。所謂“折金率”,其實有點近似於人類母星星航元年之前的“匯率”之概念,就是將每一種可用於進行交易的物品折算為某一數量級的奎金,以“克”為單位,體現為比率。比如說,一克上等雪茄煙葉,折算為零點零一克奎金;而一克天階下品的墨玉,折算為一百克奎金。並且,這種“兩極分化”基本上完全體現為“人類文明產物”與“魔紋文明產物”之天壤之別。人類耕作的糧食、畜牧產品、甚至機甲艦艇,諸如此類,折金率全都是低於“一”的,換言之,價值比不上奎金;而像核力球、派礦石、繪魔器具,等等等等,折金率全都是高於“一”的。

這個“折金率”,是聯合空港的聯合總商會提請,由核協總部審批,以五年為一期修訂與頒佈,因此極具公信力。

即便是炭人領、南盟三領這種公認的民不聊生之地,其GDP以“折金率”換算過來也是噸為單位的,唔,最多就是有時候會又不得不降回到公斤級來統計一番,那是沒有辦法的事,從母星時代這些人的先祖就不太懂得經濟理論。

幾個國力強盛的大國,大約是在數十上百噸奎金的量級,彼此之間的差別倒也不算大。

因此,龍頡剛才“貴重如奎金”的說法也算有資料支援的。

解了人鬼殊途之毒,救下慕容復,如果僅得了相當炭人領或南盟一年“GDP”的報酬,對交易雙方來說都是掉價。

沒有人確切的知道希望之城每年到底收斂了多少財富、資源。如果從炭人領、南盟兩地民間流傳的“希望幹一年,回家休三年”說法當中,大致推算希望之城的GDP或許相當於炭人領加南盟GDP總和的一點五倍。

但是這個新報價的契約卻完全不一錘子買賣,至少相當於是每年坐收炭人領加南盟百分之五十GDP的供奉,世襲罔替。當然了,有一個前提,子孫後代當中不能出現敗家子,不然契約就會像現在這樣拿來放在臺面上,作為交易的籌碼。

然而,面對這一個天價,龍頡居然選擇了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