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桑,快到碗裡,唔.......快到墨玉里來!”龍頡將自已那一枚百慕大傭兵分會紋顧的墨玉用獸皮筋束住了系在前額之上,然後對著自已面前的空氣喃喃“自語”。
等了一會兒,見到“對方”沒有反應,龍頡又勸說道:“我知道你現在住不慣這種低階的墨玉屋子了,可是你的‘老家’在阿魯阿卓大嬸那裡啊!先將就一下嘛,到這一間墨玉屋子裡面去,跟我合體測試一下‘雙核’的效果,拜託!拜託!”
龍頡求爺爺告奶奶,好話說盡,他前額上的那一枚墨玉就是毫無反應。
給自已加附了一個“剡”的魔紋,龍頡“火眼金睛”之下,終於看到了墨桑童鞋正在自已面前繞著圈,打著轉,嗯,那一個代表搖頭的意思。
“來嘛!來嘛!”龍頡模仿著“叔叔帶你去看金魚”的怪異腔調,伸手試圖托起墨桑童鞋讓它“上下”運動,代表“點頭”。
結果,龍頡的手掌順利的上下運動,墨桑童鞋卻是毫無阻礙的穿了龍頡的手掌,然後停了下來,“看”了龍頡一眼。
在那一刻,龍頡似乎看到比灰塵細微千百倍的墨桑童鞋翻了一個出天際的白眼......然後又繼續繞它的圈。
龍頡氣得牙癢癢,真想捏死墨桑童鞋,然後感覺到了墨桑對他豎了一根最長的“手指”。
哭笑不得的龍頡只得暫時放棄了對墨桑童鞋的教育勸說工作,從自已手環上調出一段全息文字閱讀起來。
“......共振在聲學中亦稱‘共鳴’,它指的是物體因共振而發聲的現象,比如兩個頻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個振動發聲時,另一個也會發聲。不管是力學的、聲響的還是電子的,有多個共振頻率,一般來說一個系統在這些頻率上振動比較容易,在其它頻率上振動比較困難。假如引起振動的頻率比較複雜的話,一個系統一般會‘挑出’其共振頻率隨此頻率振動,事實上一個系統會將其它頻率過濾掉......”
“......振盪強度是振幅的平方。物理學家一般稱這個公式為洛倫茲分佈,它在許多有關共振的物理系統中出現,也是一個與振盪器的阻尼有關的係數。阻尼高的系統一般來說有比較寬的共振頻率帶,共振頻率帶也稱為頻寬。而阻尼的物理意義是力的衰減,或物體在運動中的能量耗散,通俗地講,就是阻止物體繼續運動。當物體受到外力作用而振動時,會產生一種使外力衰減的反力,稱為阻尼力,或減震力。阻尼力和作用力的比被稱為阻尼係數。通常阻尼力的方向總是和運動的速度方向相反。因此,材料的阻尼係數越大,意味著其減震效果或阻尼效果越好。但是並不是阻尼越大越好,阻尼大到一定程度時兩個物體之間變成了剛性連線,阻尼一般和彈簧一起使用,阻尼過大,將起不到緩衝的效果......”
“墨桑,就是能夠與我腦核產生共振的那一個‘音叉’,而且雙方的共振頻率不止一個,尤其是處於雙方都被完全‘啟用’的超頻狀態之下,共振能夠達到完美的契合......墨桑,相當於是我的分身,相當於是我的另一個腦核......”
“桑圪在墨玉之中,並不是吃完睡,睡完吃。桑圪一旦被超頻狀態的波動喚醒,便會開始動手創造、改建自已的‘新家’。為了延長超頻狀態達到自已成長的目的,桑圪一直會是儘量將墨玉內的生物魔紋與腦域生物魔紋達到多種共振的標準而努力。這個其實是與先導引導初醒者熟悉、穩定亞超頻、超頻狀態並完成腦核生物魔紋‘標準化’的道理是一樣的,先導對於初醒者的壓制也是基於這個生物魔紋的‘共振’而已,是一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式。”
“不過,共振並不全是壞處。比如運用於戰艦之上的‘魚鱗甲’魔紋陣,就是‘協陣’的一種,是透過每一座魔紋炮塔所構建的魚鱗狀魔紋盾所層疊而成的,因此只要魔紋炮塔內的核力者的核力還未見底,這一面巨大的‘魚鱗甲’當中的甲片就具有自行修復的能力。‘協陣’,就是腦核能夠產生共振的核力者協同操控的一種方式,追溯到神族建造方尖的時候,通常也是需要動用到數位權杖透過協陣來完成繁複的五行魔紋大陣。甚至是神族為了釋放神罰級的禁咒,也要透過數位權杖聯手來完成,每一位權杖負責禁咒之中一部分的魔紋。先導與其引導的初醒者之間的共振是契合度最高的,卻也並不是唯一的,理論上只要是有共振頻率便可以使用‘協陣’,差別只是效率高低而已。”
“另外,桑圪與腦核的共振,是要付出‘代價’的,雖然處於被啟用狀態能夠獲得最高效的成長以及對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