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場上球員名單等等的相關賽況有清楚明瞭的直觀瞭解途徑。
這時,賽場上突然安靜了下來。
苛爾盃賽事進入百佑之後還是出現了一些無足輕重的改動,比如說開球。
聯合空港,唔,也可以說除了百佑共和國之外的國家、自治領,都是空港開球,至少也得是登陸艦從高空進行投放。
百佑人進行了簡化,直接用一架無人機懸掛著苛爾球從球場低空掠過,在防守一方的達陣區投下,由防守一方的隊員,展示一記高難度的凌空倒掛金鉤,將苛爾球開出。當然了,如果開球隊員更喜歡用360度的旋風踢,也是可以的。
與百佑國外的高空投放相比,這樣的小小改動減少了機甲因為爭頂苛爾球而出現不必要的損毀與維修費用。
一架鷹隼無人機懸掛著苛爾球來到了主隊百慕大達陣區的上空,投下了苛爾球。
無人機用的是“眼鏡蛇機動”的戰術動作,等於是將苛爾球“甩”了出去,因而苛爾球是就著慣性翻轉著進行了一個拋物線運動。
這倒不是難為開球手,反而是給了他炫技的機會。因為百慕大的開球手是莫洽聯賽中學組別的MVP選手:秦世民。
秦世民沒有過於炫耀,只是一記簡單的高鞭腿,將苛爾球以一個低平的拋物線軌跡踢向進攻方的後半場。
砰!
落針可聞的賽場由這一聲喚醒。
轟轟轟!
歡呼聲浪驟起。
觀眾紛紛離座站起,高舉雙手,等待主場軍校隊第一次成功的阻截停球。
橄欖球場與足球場極為近似,可以說是同宗同源。從尺寸上來說,同樣是由兩條邊線、兩條底線所圍成的閉合長方形區域。所不同的是,足球球門處的球門“【”向上反向翻轉成了橄欖球的球門“】”,然後便是球門前方的小禁區被拉長到了兩側的邊線,成為了“達陣區”。
從雙方各自的達陣區作為起始,向著中線方向各有10碼為單位的碼線,雙方各有10、20、30、40、50碼的碼線並於50碼處重疊,這些碼線代表著攻防所佔據的具體位置。
因此,苛爾杯與橄欖球的區別就在於將場地尺寸翻了一倍,將球員換成了機甲,將球換成了苛爾球,其他的並無二致。
這時,只見攻防雙方的機甲只是建立了各自的陣形然後才快步小跑向前推進。攻方城東隊的接球手從已方陣中高高躍起單手將半空中的苛爾球抓獲,落地後便混雜在陣形當中遊走不定,再出現在陣前的時候,手中的苛爾已不見了蹤影。
相對城東的交叉走位,軍校隊既是防守方,又是相對簡單的平推前進,很快便越過了中線50碼線繼續向前。
隨著彼此距離的快速接近,小跑已經不知不覺當中變成了衝鋒,急促的步點一如戰鼓,咚咚作響!
城東隊排出的是傳統的傳球進攻陣:“霰彈槍”,這是一種站位比較分散、後方縱深較淺的陣形,因而非常適合穿花蝴蝶陣!
金屬劇烈碰撞的沉悶聲,摩擦剮蹭時的刺耳尖銳,在球場上激盪著。
觀眾的歡呼聲浪反而比之前要減弱了幾分,都在期待著苛爾球的出現以及被攔截。
與前方混亂的情況相比,守方的一部機甲則顯得特立獨行,落在後方,還轉頭看向已方休整區邊上,那裡站著一個軍校隊的機甲師。
只見那軍校隊的機甲師用的是某種“你比我猜”的動作模式比劃了三兩下,便恢復了正常。
這一部“落單”的機甲,正是之前軍校隊的開球手:秦世民。
得到資訊指示的秦世民毫不猶豫的轉向場地一側邊線,衝刺而去。
就在那最為混亂的短兵相接區域,一部機甲左胸噴繪著蓮花的S級斥候正好從“機甲縫”之中擠出來,與秦世民的騎士迎面碰上!
斥候兩個順暢之極的左右晃身騙得了騎士的重心,得到了一條狹窄的通道,便抓著苛爾球狂奔起來。
可惜的是因為騎士封堵及時,這一條狹窄的通道最終引向了邊線。
將攻方持球隊員直接逼出邊線,代表著守方軍校隊獲得了第一次成功的攔截!
吼!
低沉了片刻的聲浪再起!
主場觀眾自發的組起了此起彼伏的人浪,滔滔不絕!
全息記分牌上還給出了提示:再熱情一點!掌聲不要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