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龍頡老師哥哥
“上次已經講完了上古時代的人類原始社會,今天要從星航元年開始講了,也就是人類正式踏入星際航海大時代的開端。首先要說的是‘字元’......李詩書,對,也就是以前提到過的大衛李,李先生祖上是我們百佑人,我當然更願意稱呼他為‘李詩書’!臭小子,盡打岔,我都說了我額頭上的淤青是不小心撞到了門框上了,你還要不要聽課了啊?”
說話的是一個黑髮少年,盤膝而坐。在他對面同樣盤膝而坐著一個十歲出頭的小胖子,只見那一張包子臉帶著一絲討好,捱了罵之後便連連點頭,此時已笑成了個彌勒佛的樣子。
在兩人中間橫七豎八的擺放著好幾本線裝書,四周圍則是一溜的約兩米高的書櫃,整整齊齊的碼著盡是些保養良好的線裝書。因為人類在星際大航海初期差點出現了一次文明斷層,所以現存的為數不多的線裝書可謂是真正的傳世古董,在上流社會、世家豪族之間甚至做為交易的硬通貨之一。
“李先生是考古學界的泰斗,對百佑古文字和瑪雅文字都有很深刻的研究以及獨到的見解,同時他是將文字型系引入座標系統而進行3D化的第一人!文字4D化在他生前便已經進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為後來者指明瞭正確的研究方向。在上古時代,人們習慣於,也一直以為文字就是一種平面上的符號,直到李先生在一次偶然的研究當中為板塊狀的瑪雅文字引入了座標軸.......”
“例如字母文字,是一維,只有左右之分;百佑文字,二維,有上下左右之分;但瑪雅文字,是三維,不僅有上下左右之分,還有遠近之分;其閱讀順序是先左後右,先上後下,先近後遠。那麼,問題來了,上下左右指是自然是一個平面,先近後遠是什麼意思呢?”
說到這裡,黑髮少年從地板上隨手抄起一本書來,翻開其中一頁,又將書遞給小胖子,這才繼續說道:“這是一本《畫法幾何及工程製圖》,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一幅零件圖......也就是說,這個零件在人們設定的座標軸系統之中,是唯一的。同時,它也能表達遠超‘平面’的資訊量......因此,我們可以說,文字從一開始就不是做為二維世界的載體,而是多維空間的載體,是某些資訊的載體.......那麼,比如說這些個瑪雅文字,你可以讀懂它嗎?”
黑髮少年將一小塊刻有瑪雅文字的紀年碑交到小胖子手中。
小胖子將紀年碑放在書堆上,捏著下巴想了想,然後從身後不知什麼地方摸出一把小錘子在紀年碑上比劃了兩下,就在上面敲了起來。認真起來的小胖很有股利索勁兒,三兩下就將紀年碑邊角上的一塊瑪雅文字弄了下來。
這邊少年卻是看得嘴角直抽抽,一副慘不忍睹的惋惜加心痛,一個勁兒在那嘀咕:“阿米豆腐!罪過罪過!敗家敗家!”
小胖的狀態似乎已漸入佳境,用語音啟用了書房內的智慧全息系統,先是為那一小塊瑪雅文字建了個資料模型,再為資料模型設定了一個三維座標軸。
用手將那塊瑪雅文字左移右挪調整了一會兒,小胖看了看全息影像上的資料模型,搖了搖頭,顯然不滿意。於是,胖乎乎的手臂往身邊一探,抓起那把小錘子隨意的揮舞了兩下,從紀年碑上敲了一小塊下來,墊在最先前的那一塊下面......扭頭看了看全息影像,小胖還是不太滿意,將第二塊拋開,揮舞起小錘子,敲下了第三塊,第四塊.......最後心滿意足的選定了一塊墊底的,居然還是先前那第一塊用來“墊基”的碎塊.......
對於如此簡單粗暴的方法,少年看到一半的時候就已經眼觀鼻鼻觀心的轉過身去,悄悄的挪動坐遠了一些,心無旁騖,唸唸有詞:“這是科技的退步......我看不到,什麼都看不到,都是幻覺,都是幻覺......”
此時的小胖同樣也是心無旁騖。只見他先是用小錘子在那瑪雅文字上比劃了幾下,搖了搖頭,換了支鐳射筆,調整了紅色光束的長短粗細,看了看一地的紀年碑碎片,還是放棄了。
凝神在全息影像上看了好一會兒,小胖似乎理清了思路,暗自點頭,雙手在影像上劃撥旋按,將文字拆分成了四個大小不一的部件。略做停頓,又將四個部件進一步細分為十多個更小的零碎,依照長短粗細、尺寸大小等等的資料在座標軸上排列組合起來。
看那操控全息系統的信馬由韁般輕鬆寫意,反正是沒人會相信小胖是第一次使用科技產品.......
現在,座標軸上的“樂高積木”個數已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