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進入星際大航海時代的初期,主要的戰爭模式是由空基部隊配合陸戰隊以及機甲群進行登陸作戰。而當時軌道武器技術並不成熟,無法從近地空間進行遠端壓制或打擊。
那時的人類,每佔領並建立、維持一顆殖民星往往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和母星時代數次席捲人類全世界的戰爭的情形類似,新科技,尤其是用於戰爭的武器裝備,獲得了跳躍式的發展。這當中不得不提及機甲的進化。
由最初笨重的“徒步的坦克”,到輕便的“單兵機械外骨骼”,再到近代機甲的始祖“類人型機甲”,這前後三代革新升級是在不到三十年的時間內完成的。
第三代的類人型機甲在能源體系當中完成了從MEMS核能到派德蒙能量塊的跨越換代,具備了陸空兩棲全天候超長時間巡航作戰能力。
照勢頭髮展下去,人類會迎來機械文明的一個盛世,如果沒有發現第一個史前文明遺蹟的話。
魔紋文明的遺產讓最早一批處境頗為尷尬的新生核力者完成了從“漫畫”到“神化”的華麗轉身,同時也讓絕大多數人類精英的注意力從自身的機械文明發生了轉移。
從最早的對遺蹟內的魔紋的研究開始到第一部魔紋機甲誕生,這當中已經過去了一百零七年!
不過,話又說回來,時至今日,機甲依然是國之重器。
即便於當權者而言是一個超然存在的階層,核力者族群畢竟在人類社會佔比太少,而已還山頭林立。
“一個優秀的機甲師或許比不上一位核力者,但是一支裝備齊全、訓練有素的機甲部隊卻可以跟數量相當的核力者掰掰手腕了。”一位青年軍官在身旁的M-F09-W勇士機甲上面拍了兩下,繼續道:“你們當中大部分人應該都接觸過機甲,相信有好些個新生學員的‘機時’甚至會超過三千小時,已經夠資格去考機甲師執業證了。當然了,如果加上‘武林’內的機時,或許你們大部分學員都已經是機甲師了。”
圍坐在篝火堆的新生學員都發出了一陣善意的鬨笑聲來。
這樣的篝火堆在附近還有好幾處,有的主題是交流格鬥擒拿術甚至是武技切磋,有的是關於槍械重灌,也有關於戰術推衍對戰的,不一而足。夜空中嫦娥、廣寒兩顆衛星遙相呼應,遍灑皎潔。
新生學員們從軍訓最初的一個月來到遠離城區的叢林區伐木清場、搭建營房開始,這些夜間的興趣小組便在教官們的組織下展開了活動,這種相互瞭解熟悉的過程也是為了軍訓後軍校二級學院的招生在做準備。教官的意見,學員的表現,都會成為二級學院決定最終名單時不可輕視的參考資料。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玩了一個月的W系民用機甲,各位‘武林高手’有興趣來挑戰一下M系軍用機甲麼?”青年軍官目光在學員身上掃過,繼續道:“這款勇士機甲與你們在武林當中用過的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除了模擬程度為百分之一百以及不能復活這兩點之外,其它的都是一模一樣的。”
雖然學員們都一副迫不及待的表情,但也都暫時選擇了按兵不動。
經過興趣小組為期一個月的民用機甲的實操,學員對彼此間的機甲水平都算是心裡有數了。古人云: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參加機甲小組的學員實操機時多數是以千小時為單位的,又或在“武林”當中闖蕩過的。一開始自然是爭強好勝,只是到後來卻也都認同一個道理:拳頭大的比較有道理。
學員們的目光不約而同的集中在了一個虎頭虎腦的男生身上。
“既然眾望所歸,那我張驍就獻醜了。”這人絲毫不見怯場,跳起身來大步走到場中間非常豪邁的拱手做了個四方揖,然後轉向教官,說道:“報告教官,新生學員張驍前來挑戰!”
“先來個繞杆吧。”教官說完在手環上輸入了幾個簡單的指令,對著張驍甩了甩下巴:“記時往返跑。”
只見頭頂上空用於拍攝軍訓花絮的其中一部航拍器朝著樹林方向移動了近百米的距離之後懸停在了一棵大樹的樹冠上方,等於說穿過交錯的十幾棵大樹之處,那裡便是折返點。
張驍應了一聲,嘿嘿一笑,也不等升降索了,直接攀巖一般乾淨利索的鑽進了機甲艙室內。
啟動引擎、自檢,一套標準流程走完,勇士做了兩個閃轉騰挪的熱身動作,便轉向教官方向做了個手勢示意可以隨時開始了。
折返點上空的航拍器自帶的訊號燈閃爍起來:紅色.....黃色.....
呼!
就在綠燈亮起的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