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這個查爾斯的性格,在別的大家族裡怕也是一個另類吧?”庫庫先生看看站在一旁不時恰到好處的打打下手的艾瑞,繼續自已的繪魔之前的備料工作,又說道:“知道為什麼魔紋大師當中大半都是百佑人麼?因為我們祖祖輩輩用慣了毛筆,筆法方面與附魔筆很有一些共通之處。”
“別擔心,這二十七段魔紋我都是熟悉的。嗯,至少它們單獨一段的時候,我都能輕輕鬆鬆的完成。當然了,現在不僅要將不同的曲面魔紋進行轉化,還要契合這件附魔品的材質、形狀......確實有點強人所難了。呵,反正超頻時長應該是足夠了,只是看什麼時候能達到這第三重天的標準而已。希望最後不要瞎忙一場,倒是為你做了嫁衣,畢竟遺蹟選擇繼承者的條件還是蠻出人意料的。嘿......一個曾經的涅症患者,一個現在的涅症患者.......”
“好吧,我承認我是有點緊張了。來,給個笑臉來。你這模樣,放在百佑人上古時代,那絕對是禍國殃民級別的了......”
庫庫先生神神叨叨的又自言自語了兩句,吁了一口氣,對艾瑞打了幾個簡短的手勢,待得她走到靜室一角的蒲團上盤坐好了之後,便將注意力轉到了眼前的附魔平臺上。
“難怪道士對我在庫庫裡的進度總是不聞不問。伏羲方圓陣、跬步、祭壇首層的二十七根龍柱上的魔紋,再到這一次進入遺蹟,當真是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冥冥之中神器的安排,竟然到了如此天衣無縫的地步了麼?”
庫庫先生將氣霧化的奎金注入附魔筆的筆筒之中,屏氣凝神,執筆在手,運筆於腕,落下了第一筆。
落筆之處,是一塊繪魔板。
而所謂繪魔板,就是給魔紋師試筆的,換言之,是用來“熱身”的。
常態的奎金和別的金屬並無區別。但是,汽態、液態的奎金,則具有強烈的排他性,幾乎對其他所有材質都會產生不同程式的腐蝕效果!因而,附魔器具的品質、附魔品的材質,魔紋師的經驗功力,以及魔紋本身,都將決定附魔品的最終品質等級。
這些原因,造成了附魔的過程通常是“草書”,也就是常說的“連筆字”。一旦落筆便沒有更改的機會了。這倒是與在宣紙上潑墨草書有一些異曲同工之妙。
一管附魔筆筆筒內所含奎金的量,大致能繪出一段完整的魔紋來。魔紋師在正式落筆之前就已經將每一段魔紋在附魔品上的位置、彼此之間銜接的方式、曲面與平面之間的連結承轉等等因素都細緻、通盤考慮過了。至於那些訂製的附魔品,還需要將委託人的九元免疫性以及附魔品材質、魔紋之間相互制約等等因素統統都加上。
而在這一切的一切之前,關於製作高品質的附魔品,其實還有一個先決條件:魔紋師至少得達到地階的等級!
地階,是核力者族群的一個分水嶺。
地階的太陽者,已經能夠將攻擊外放,技能的運用更加多元化;地階的太陰者,不再是魔術師一般的“雜耍”,已經能夠操控釋放大範圍、大威力的魔紋;地階核力者,其感應力已經實質化。
而實質化的感應力,能增加很多主動功能。其中之一,便是在附魔的時候對極細微的奎金魔紋紋路進行微調,甚至是操控!這種光學顯微鏡程度的微操作,總不可能指望核力者用手指去完成吧?
在附魔這種極高階的技術當中,核力值多寡反倒顯得沒有那麼的重要。精神力,即超頻時長,與感應力,這兩者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庫庫先生試筆完畢之後,將目光轉向了遺蹟第三重天的最終考核之上。
這是一件青銅質地的附魔基材,以之為基礎,當二十七段奎金魔紋相繼繪於其上並經魔紋師用秘法起承轉合之後融為一體,便將成為一件附魔品;如果再有魔紋大師為此物評測並背書,還將擁有一份俗稱為“出生紙”的附魔品等級文書,嗯,如果有此必要的話,還會有一份電子版檔案。
這一件青銅器具,圓腹三足兩耳,體形厚重,造型規整,加上那些紋飾,其實就是百佑人上古時代所用的一種禮器:“鼎”。
庫庫先生拿手在銅器上輕輕摩挲著,自言自語道:“看來甘道夫說的是對的,上古時代那些鼎身內外的紋飾其實就是魔紋。可惜離開母星的那一道星際門是單向門,人類耗費了兩百餘年的時間都還沒有找到回家的路,關於那些神話傳說也就無法去實地考證了.....”
接著下來,庫庫先生將之前試筆所用的幾塊繪魔板相繼浸入一個桌面大小的木質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