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要有文化有知識的基地建設人才。我帶來的幹部也有很多可以當教員,但仍然不夠,仍然需要河北地方黨組織從平津找老師。現在需要擴大各種學校,要建立陸軍小學,陸軍中學,抗日大學。只是現在是燃眉之急呀,只能辦成黃埔軍校那種速成班了。”

徐海東還是第一次聽說什麼陸軍小學,聽他這麼說就都把腦袋探了過來。徐海東問:“陸軍小學?培養孩子嗎?那隻能解決十年以後的問題吧?”

黃克誠倒是當年考師範的時候也想過考外省某陸軍小學,“嗨,不是給小孩子上的。是上正式軍校的一個預備學校。”

聶榮臻給徐海東解釋道:“有一些有文化的青年,可以直接上抗大。沒有文化的話,就要先在陸軍小學補習,然後再上抗大學習初級指揮課程,基層政治工作;有一定的小學文化,同時打算幹技術兵種的青年,可以上陸軍中學,再到抗大學習技術兵種的初級指揮。高階幹部進修的班,補習的班,就直接設在抗大了。”

他想到了很多困難,需要一個領導人物能統籌管理指揮這件事,可能是想到了肖克吧,“大體上就是這樣,只不過目前來看,各個幹部級別的學校,都有補學文化的需要。難呀。學校的安排會很複雜。”

---------------------------------------------

朱老總終於被覃健接回來了。同來的還有左權和一些總參謀部幹部,一個總部炮兵團和一個總部工兵團。

朱老總他們和彭德懷,劉鄧,陳賡的386旅和385旅主力一部,先到正太路南作戰略性展開,發展那裡的根據地政權組織,然後向冀南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