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些理由,中國海軍自然會攻打硫黃島。
只是,山本五十六卻有不同的見解。
在山本五十六看來,中國海軍的當務之急不是攻佔硫黃島,而是奪取西太平洋的絕對制海權,也就是殲滅聯合艦隊。
道理也很簡單,在殲滅聯合艦隊之前,就算中國海軍攻佔了硫黃島,也守不住。
顯然,山本五十六對“海權”有著更加直接的理解。決定海權的,絕對不是某座島嶼或者是某座海軍基地,而是艦隊。
由此,山本五十六相信,中國艦隊出海是為了尋求決戰,而晚一步出發的登陸艦隊不過是在虛張聲勢。
可以說,山本五十六的判斷非常準確。
讓登陸艦隊出海,正是馮承乾虛張聲勢的安排,當時別說中國海軍,連陸戰隊都沒有能力攻打硫黃島。
雖然在大戰爆發後,陸戰隊就進行動員,而且在和平時期,做為緊急反應部隊的陸戰隊的戰備級別就高於陸軍,但是登陸作戰不僅僅是讓登陸艦隊把陸戰隊送往戰場,還涉及到後勤保障等各方面的因素。事實上,在和平時期,陸戰隊的主要任務是保衛像臺灣這樣的離土島嶼、以及琉球王國與朝鮮這樣的附屬國家。也就是說,和平時期,陸戰隊是一支海外防禦性質的軍隊。問題是,在戰爭時期,陸戰隊卻是一支典型的進攻型軍隊,其主要職責就是做為海軍的地面部隊攻城拔寨。
顯然,這種角色的轉變,需要足夠多的時間。
更重要的是,需要後勤保障方面的全力支援。
比如,動用一個師與一個加強旅攻打硫黃島,除了需要一支足夠龐大的登陸艦隊,還得為運送作戰物資準備足夠多的運輸船隻,而這些物資在和平時期是不會囤積在軍港裡的,需要在戰時調集,也就需要足夠多的時間。把上海選為陸戰隊的集結地,正是上海有航運的便利條件,還是華東地區的主要交通樞紐中心。此外,中國有一半的軍事工業,特別是彈藥工廠就分佈在長江兩岸,以重慶與武漢最為集中。也就是說,透過長江航道,能夠較為便利的把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