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0部分

首位。

更重要的是,當時克虜伯公司在〖中〗國開辦的工廠,已經能夠生產技術含量低得多的航空炸彈了。

總而言之,德皇在最初的時候,肯定希望〖中〗國海軍吃點苦頭。

可惜的是,這一幕並沒出現。

由此,產生了一個結果,即〖中〗國軍隊、特別是〖中〗國海軍在這場戰爭中爆發出的能力,讓威廉二世不得不重新衡量這個遙遠的盟國,並且對這個國家的未來政策,特別是馮承乾在戰時採取的一些政策做出評估。

當然,評估的目的,就是為了確定〖中〗國是否對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到益構成了威脅。

顯然,結果好不到哪裡去。

雖然以當時的情況,一個強大的〖中〗國,依然是德意志第二帝國不可否缺的奧援,特別是在全球經濟危機影響下,下一場世界大戰的yīn影已經升起的情況下,德意志第二帝國肯定需要像〖中〗國這樣的盟友,但是有一點不可忽視,即在下一場世界大戰之後,〖中〗國不見得還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盟友。說白了,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與〖中〗國聯手打贏了下一場世界大戰,兩國將分別成為西方與東方的霸主,而接下來,兩國就會為了爭奪全球霸主的寶座,展開jī烈的競爭,甚至是兵刃相見。

由此可見,如果把目光放到五十年之後,〖中〗國絕對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潛在對手。

也正是如此,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對華政策發生了微妙轉變。

不可否認,德意志第二帝國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國。可同樣不能否認的是,這個〖中〗國絕對不能強大到失去控制。

說白了,〖中〗國可以變強大,但是必須在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控制之下。

問題是,如何才能證明〖中〗國依然在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控制之下呢?

隨著中日停戰談判開始,威廉二世、以及帝國首相馬克斯親王看到了這個機會,即透過這次談判,來證明〖中〗國依然會照顧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利益,並且會為了德意志第二帝國而損失一些利益。

也正是如此,德意志第二帝國才在這個時候介入進來,成為談判的第三方。

當然,德意志第二帝國願意施加影響,肯定很受美國歡迎,因為美國確實沒有多少能力左右〖中〗國,而德意志第二帝國就大不一樣了。

別的不說,如果中德翻臉,只要德意志第二帝國企業從華撤資,平國經濟就將崩潰,也就別想實現工業化,更別說成為全面工業化的世界大國了。

在根本上,德意志第二帝國介入的主要目的,就是避免〖中〗國失去控制。

為此,德意志第二帝國就得阻止〖中〗國在這場戰爭中獲得“獨立”的資本。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不能讓〖中〗國獲得太多的好處。

要知道,三十多年前的〖日〗本,就是在日清戰爭中,獲得了工業化的資本,並且迅速成為遠東的頭號強國。

更重要的是,現在的〖中〗國比三十多年前的〖日〗本發達得多。

也就是說,只要〖中〗國如法炮製,也許幾年、最多十幾年之後,就將不再為德意志第二帝國馬首是瞻。

那麼,〖中〗國該何去何從,馮承乾該何去何從呢?!。

第三十七章 後遺症

德意志第二帝國介入,馮承乾與吳鐵生就不得不慎重考慮雖然德意志第二帝國在這個時候插手停戰談判,以及提出的要求都很過分,比如要〖中〗國放棄割地與賠款的要求,但是馮承乾與吳鐵生都知道,根本不能拒絕、至少不能完全拒絕德意志第二帝國提出的要求。

原因很簡單,現在的〖中〗國還不能沒有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支援,更不能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對著幹。

第二次談判開始後,周仁康沒有立即降低要求。

顯然,如果立即降低要求,〖日〗本就會打蛇隨棍上,從而使國家利益受損。

八月二十二日,在〖日〗本談判代表承認為發動戰爭負責之後,周仁康才提出,可以考慮減少割地範圍與降低賠款數量。

事實上,此時的〖日〗本,需要的就是這麼一個姿態。

說白了,只要周仁康做出讓步,〖日〗本當局就不會繼續糾纏下去。

原因很簡單,只要談判沒有結束,戰半就沒有結束,〖日〗本也就不可能回到正常狀態,而〖日〗本的經濟與社會問題也就無法得到解決。

只是,在細節問題上,雙方依然存在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