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列巡洋艦也不會有好的表現,但是至少能夠多堅持一陣。
問題是,漢密爾頓忽視了一點。
這就是,前面的三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能夠堅持多久,特別是他的擊鍵“巴哈姆”號能夠堅持多久?
隨著交戰距離縮短,英艦的表現終於好轉。
可是,德艦的炮擊命中率也開始提高,而且在距離縮短到一萬八千米、而不是英國皇家海軍認為的一萬六千米的時候,四艘“拜仁”級上的三百八十毫米主炮就能對“伊麗莎白女王。級構成致命威脅。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拜仁”級與“伊麗莎白女王”級是兩種旗鼓相當的戰列艦。
原因很簡單“拜仁”級在設計的時候就直接針對“伊麗莎白女王”級,在主炮數量與口徑、裝甲厚度、航速、甚至是艦體的總體佈局等方面,兩種戰艦都極為相似,甚至可以說是如出一轍。
只是,實戰證明,這兩種戰艦的差別非常大。
火力上,雖然十五英寸艦炮與三百八十毫米艦炮在口徑上相差不大,而且主要彈藥的質量也差不多,但是三百八十毫米艦炮的身管比十五英寸艦炮長一些,因此炮彈的初速就要高一些。更重要的是,帝國海軍率先區分了重彈與輕彈,而英國皇家海軍到這個時候,依然沒有這麼做。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不管是在遠端炮戰、還是在近距離炮戰中“伊麗莎白女王”級都很難佔到便宜。要說什麼的話,只能說使用一種穿甲彈,簡化了瞄準程式,減輕了炮手、特別是槍炮長與炮長的負擔。可問題是,透過嚴格的訓練,以及採用更好的觀瞄裝置完全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防護上“拜仁”級的優勢更加突出。雖然在設計“拜仁”級的時候,帝國工程師沒有采用馮承乾提出的“重點防護概念”主裝甲帶依然由艦首鋪到艦尾,但是卻重點提高了關鍵部位的厚度,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