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沒有對岸的陸戰隊進行像樣的炮擊。
因為一次投入了兩個陸戰師,後面還有四個陸軍師即將到達,所以登陸部隊沒有全力往內陸推進,而是首先拓展了灘頭陣地,搭建了供大型船隻臨時停靠的簡易碼頭,甚至還在海灘開闢出了一座野戰機場。
直到七月二十三日,在一切準備就緒之後,陸戰隊才開始向內陸推進。
這下,問題也出來了。
呂宋島有不少的港口,但是隻有一座港口具有戰略價值,即蘇比克灣軍港。中隊要想在呂宋島站穩腳跟,並且擊敗島的美軍,就得奪取這座港口,不然後繼部隊與作戰物資都無法送岸。
問題是,登陸前,陸戰隊與陸軍都高估了美軍的戰鬥力。
結果就是,登陸地點在蘇比克灣北面大約八十公里處,登陸部隊在岸後,要沿著簡陋的公路推進差不多一百五十公里。
問題就在這裡。
這些公路都是土質的簡易公路,只要到了暴雨季節車輛就無法通行,而七月已經是菲律賓的雨季了。
這一百五十公里的路途,中國海軍陸戰隊花了五天才走完。
七月二十八日,陸戰隊的先頭部隊才抵達蘇比克灣附近。
利用這五天,美軍已經加強了蘇比克灣的防禦部署,甚至把分散在其他地點的部隊全都集中了過來。
當時,蘇比克灣附近至少有二十萬美軍。
可以說,如果這支美軍的狀態稍微好一點,恐怕中國海軍陸戰隊就會栽個大跟頭,作戰行動也會受到耽擱。
問題是,菲律賓的美軍根本不在狀態。
當時,別說普通官兵,即便是麥克阿瑟都認為,美軍肯定守不住菲律賓,最多隻能推遲中國佔領菲律賓的時間。在戰後公佈的一份美軍菲律賓防禦作戰的檔案中就提到,麥克阿瑟在七月二十日就向羅斯福發出建議,儘快把部署在菲律賓的美軍撤往澳大利亞,而不是留在菲律賓等死。
美軍狀態不佳的原因很多,而最主要的,還是缺乏物資與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