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後,中國海軍也做了相應的改革,而且在艦隊編制與美軍非常相似,即所有戰艦都由海軍司令部統一調配,根據作戰需要,分配給各個戰區,並且以戰區為準,成立了戰區艦隊。
在太平洋戰爭的最初兩年裡,誰能更有效的利用戰艦,誰有有更大的把握取得勝利。
哈爾西沒有跟隨艦隊出征,而是留在布里斯班遙控指揮。i按照他的部署,斯普魯恩斯為第31艦隊司令,米切爾為第32艦隊司令,並且由斯普魯恩斯擔任最高前線指揮官,即米切爾的聽從斯普魯恩斯的排程。
斯普魯恩斯的任務就是去奪取珊瑚海的制海權,阻止隊攻打索羅門群島。
問題是,哈爾西與斯普魯恩斯都知道,這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以第三艦隊的實力根本不可能阻止中國海軍攻打索羅門群島。
要知道,美軍能派戰場的只有兩艘艦隊航母,而中國海軍至少有四艘。
雖然在戰列艦的數量,美國海軍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即有八艘戰列艦,而中國海軍只有五艘,但是中國海軍的五艘都是快速戰列艦,而且主炮為三百八十毫米,還參加過對日戰爭,而美國海軍的八艘都是老式戰列艦,只有三艘“科羅拉多”級英寸主炮,另外五艘都是十四英寸主炮。更要命的是,這八艘戰列艦在戰前都沒有進行現代化改裝,戰鬥力非常有限。
在開赴西南太平洋戰場之前,這些戰列艦隻來得及增添了部分中小口徑高射炮。
拿“科羅拉多”號,也就是第32艦隊的旗艦來說,其k5型十六英寸艦炮的最大仰角只有三十度,最大射程在三十公里以內,有效射程只有二十公里出頭,而中國海軍那幾艘戰列艦的主炮的最大仰角都達到了四十五度,最大射程接近四十公里,在使用重型穿甲彈的時候有效射程在二十七公里以。更要命的是,“科羅拉多”號的副炮,依然5型五十一倍徑五英寸艦炮,而這種火炮根本不適合用於防空作戰,其主要用途是對付敵人的中小型戰艦,而2型三十八倍徑五英寸高平兩用炮因為產量不足,也就沒有安裝到老式戰列艦。即便口徑高射炮,“科羅拉多”號也不是特別多,四十毫米高射炮只有十六門,即四座四聯裝炮座,二十毫米機關炮只有八門,還有十多挺零點五英寸高射機槍,以及八門早已落後的型七十六毫米高射炮。i
可以說,這八艘戰艦早已落後。
以防空火力為準的話,“科羅拉多”號只比中國海軍的輕巡洋艦強一點,比防空巡洋艦與大型巡洋艦差多了。
至於跟中國海軍的快速戰列艦相比,那差得更加遙遠。
要知道,在整個大戰期間,最強大的防空戰艦,實際就是在設計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防空作戰的快速戰列艦。主要就是,戰列艦的排水量比巡洋艦大得多,甲板面積也比巡洋艦大得多,艦體內部空間更加充裕,因此有足夠多的地方部署高射炮,並且能夠攜帶足夠多的高射炮彈藥。
大戰結束的時候,中國海軍的“河北”號戰列艦,總共有三百多門高射炮,包括二十四門一百毫米高射炮、三十六門八十毫米高射炮、七十二門四十毫米高射炮與一百八十四門二十毫米機關炮。可以說,在戰艦的露天甲板,只要有一塊稍微大一點的地方,就一定有一門高射炮。
也正是如此,快速戰列艦才是航母最理想的貼身保鏢。
當然,快速戰列艦的高昂造價,也讓很多國家望而卻步。拿“依阿華”級來說,其造價相當於兩艘“埃塞克斯”級艦隊航母。如此一來,如果大量建造快速戰列艦,而且讓其為航母提供掩護,實際就是在拿造價高的戰艦去掩護造價低的戰艦,即便是財大氣粗的美國海軍也辦不到。
事實,這也正是防空巡洋艦在大戰期間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
從艦隊實力講,美軍的差距十分明顯,因此正面與中國海軍決戰,美軍基本沒有勝算。
在遭受了慘重失敗之後,哈爾西聽取了斯普魯恩斯的建議。
當然,這也與尼米茲有關。
“珊瑚還大海戰”之後,尼米茲給哈爾西發了一封電報,明確提到,如果再遭受如此重大的損失,不僅他們兩人的位置保不住,而且美國海軍也將由此失去取勝的所有希望,要求哈爾西謹慎指揮後面的戰鬥。關鍵是,尼米茲在電報中提到,應該給予斯普魯恩斯足夠的指揮許可權。
事實,在“珊瑚海大海戰”中,如果沒有斯普魯恩斯,美軍將敗得更慘。
道理很簡單,在執行任務的時候,斯普魯恩斯並沒有完全聽從哈爾西的命令。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