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8部分

千多架“金鷹”轟炸機中,有近八千架出售給了德意志第二帝國。此外,德意志第二帝國也在拿到設計圖紙之後,自行生產了將近三千架。

從金額上看,這絕對是大戰期間最大的一筆軍火貿易。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第一百一十三章 轟炸機貿易

全文字無廣告第一百一十三章轟炸機貿易

戰後,幾乎所有人多高度評價了這次的“轟炸機貿易”。全文字無廣告

在很多人看來,“轟炸機貿易”還直接決定了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戰後世界秩序中的地位。

大戰爆發前,甚至在大戰初期,德意志第二帝國一直在中德關係中起主導地位,很多時候中國甚至得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臉色辦事。比如,在中日朝鮮半島戰爭中,中國就不得不在德意志第二帝國出面之後,降低了停戰條件,讓日本儲存了很強的實力。又比如,在對俄宣戰問題上,中國也不得不做出讓步,在一九四一年、也就是還沒有完全擊敗日本的情況下就踏上了大陸戰場。

只是,這種局面沒有持續到戰後,在戰後後期就發生了轉變。

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這場大戰中,中國爆發出來的戰爭潛力,遠遠強於德意志第二帝國。

“轟炸機貿易”可以看成是中德關係轉型的縮影。

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國一直是“受益國”,即在中德的軍事合作中,中國主要從德意志第二帝國獲得援助,而德意志第二帝國對中國卻沒有太多的需求。可以說,這種主次關係在各個層面上都得到了明確體現,不管是戰鬥機、還是坦克、乃至戰艦,德意志第二帝國都是技術輸出國。

“轟炸機貿易”,改變了這種關係。

這是二十多年來,除了為德意志第二帝國提供艦隊航母的設計圖紙之外,中國第一次輸出先進軍事技術。

從技術角度講,如何評價這次軍火貿易都不為過。

只是,“轟炸機貿易”的主要價值,還不在軍事技術層面上,而是在中德兩國的戰略關係上。

說白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第一次有求於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