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覺得這次三皇子能活下來都是意外之喜。本朝有多少人,傷筋動骨之後傷口處毒素髮作,多少人丟了性命?如今人卻不但保住了命,身體狀態也平穩下來了。
皇帝笑著道:“天賜的身體好轉,此番齊氏功不可沒。”
“皇上謬讚了,臣婦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罷了。三殿下能夠退熱,才是保得住性命的關鍵,胡太醫和曲太醫的良方和晝夜照料都功不可沒。”齊妙低垂著頭,將功勞推給兩位太醫。
她不過是個女流之輩,若是隨便亂領功勞,少不得要招人妒忌,到時情況可能會更復雜,原本就是處在風口浪尖上了,若是再不懂給人分一杯羹,將來被人陷害怎麼擠兌死都不知道。
皇帝見齊妙並不居功自傲,依舊是平日那謙恭溫順的模樣,心內對她的評價便更高了。
既然齊妙樂意將功勞分給他人,三皇子如今又已經沒有生命危險,皇帝自然也樂得寬容一些。
至於說什麼沒有治好三皇子的腿就要人命,那不過是氣頭上說的氣話罷了。這事要怪也得怪害的三皇子至此的人,要懲治背後陷害的兇手才是,也不該懲治太醫。
皇帝便笑著誇讚感謝了曲太醫和胡太醫二人。
三皇子沒有了生命危險,皇帝的行圍之旅卻要結束了。
“如今情況,再狩獵也不合適,不如擇日啟程回京吧。天氣寒冷了,京都這會兒也該下雪了。也不知老百姓是否穿暖吃飽。朕如今也無心在外頭流連了。天佑,你去安排吧。”
“是,兒臣遵旨。”二皇子行禮應是。
吳妃卻是有些擔心。
畢竟三皇子的腿如今是這樣。若是貿然搬動,還不知道會不會讓病情嚴重。
可她位分不高,又不如萬貴妃那般得盛
,自然不好開口。
倒是萬貴妃先猶豫著道:“皇上,不如在修整兩日在啟程吧。等天賜的情況完全穩定了,太醫覺得可以了在走不遲。”
吳妃聞言驟然回頭看向萬貴妃。
萬貴妃只是對著吳妃微微一笑。
皇帝頷首,覺得萬貴妃考慮的十分周到,笑道:“就依著你說的。讓太醫好生診斷著,確定無恙了咱們在啟程不遲。”
“是。”萬貴妃微笑。
眾人便離開屋內,去商量回城事宜。
待到人都走後,齊妙和兩位太醫看著三皇子昏昏入睡,曲太醫才笑著對齊妙道:“原本就猜測白夫人師從高人,如今卻得知夫人乃是醫仙的高徒,也難怪你會知道那驗血輸血的辦法,還知道手術和接骨之法。”
齊妙心裡咯噔一跳:“曲太醫太客氣了,你聽說過醫仙?”
“老夫孤陋寡聞,在此之前並未聽說過有這樣一號人物,不過見識了白夫人的厲害之後,老夫人就相信了,這世上果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胡太醫心裡著實是很吃味兒。但是也不得不承認,若是沒有齊妙適時的拿出了那位神醫配置的藥丸,說不定三皇子這會子會因為傷口發炎而死,他們這些治負責治病的都得去陪葬,難道還能安安穩穩的或者回到京都見家人嗎?
第二百八十二章讚許
果然,她隨口胡謅出的師父“醫仙”,這世界上並沒有此人。
齊妙暗地裡鬆了口氣。
如此便好辦的多了,既不存在的人,別人問起,她只隨意回答也就是了。若是真有此人,那才是真正的不好辦,她說出的情況若是和真實的情況不能相互符,再或者那個醫仙心血來潮找來質問,那事情豈不是麻煩?
齊妙放下了心,便與曲太醫和胡太醫說起驗血之法。
她所說的這些現成的道理其實很簡單,但是在總結出道理的時間裡程之中,也是經過無數人無數實驗才得成的結果,現在驟然說來,令人覺得匪夷所思,卻又不得不相信。
曲太醫連忙去取了紙筆認真記錄,中間有不明白之處就會提出問題。而胡太醫則是不敢置信。
想不到她竟然真的將自己獨門絕學告訴別人。
胡太醫一直不說話,卻也找了一張紙來,將要緊之處都記錄下來。
待到三人討論完,齊妙又開了自己的行醫箱,將裡頭毛竹做成的枕頭,和用牛筋融成的膠管拿出來給二人看。
“這就是那日輸血用的管子,人體的血管……”
齊妙又比劃著給二人講起靜脈動脈,輸血時要如何消毒,如何扎針,認真的將自己所知道的都告訴了二人。
待到一切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