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常琰帝姬的居處,慶和仙宮了。
其他的擂臺上、擂臺下,得了帝女帖的俊傑或者端詳此帖,又或者暗暗思忖,一時倒是沒什麼動作。
許多仙人仍是來去鬥法,仍舊如火如荼。
徐子青也留意到這些情景,心裡微微一嘆。
那帝姬,真是好生聰慧,也頗有城府……
這仙人擂臺也不過只設七日,也正是隻餘兩日,便會得出結果,送出九個名額。
得了帝女帖的十二人,皆是在擂臺上大出風頭之輩,除卻早有道侶、一直守擂的徐子青之外,其他時常能得擂主之位的俊傑中,凡相貌、氣度皆很不俗者,稍作篩選後,都得此帖。
帝姬出言,只有這兩日可以前去相見,去了的俊傑兩日之內未必能歸,亦未必能得帝姬青睞,但留在此處的俊傑,卻有極大把握,能在眾多同門相助之下下,奪得擂主名額。
……若是能與帝姬成婚,自然有上品滌仙池可用,可若是去赴約而不得帝姬,放棄擂臺也是放棄了中品滌仙池,就叫人心生猶豫。
眾俊傑非是想不明白,而是心中遲疑,就難免要多多思忖了。
但這恐怕也是帝姬考驗之一。
得帖者有十二人,看似有兩日週轉,但實則時間未必這般充裕。
早去者帝姬自然印象好些,卻沒有十足把握,去晚了的帝姬對其印象也未必很差,倒也顯得中庸了。
只是若是太晚,久久等待,怕是兩頭都要落空。
徐子青思及此處,不禁對帝姬暗暗稱讚。
待眾多俊傑多思忖一段時間後,必然還是會選擇去見帝姬。
只因若是帝姬下嫁,好處自是更多。
然而唯有那當機立斷,能立刻趕去與帝姬相見者,要麼是馬上想明白其中利害,其心計膽識,都是一流;要麼是一心一意對待帝姬,從不曾考慮過利益得失。
究竟乃是哪種,就要看帝姬如何分辨了。
而帝姬究竟喜歡哪種……
徐子青不由一笑。
若是邴英師兄與帝姬的性情不會太不合適,恐怕應當能達成心願了。
如若不是為了得到真心之人,帝姬諸多舉動,諸般安排,又怎會是如此呢?
隨即,徐子青的心思轉回,復又全心全意,與對手互相比鬥起來。
·
隨著徐子青對仙法、仙寶越發熟悉,對付那些前來爭奪擂主之人,也越發得心應手。尤其有容瑾蠢蠢欲動,若是生死之力不能及時奏效,就有妖藤打亂對手動作,就有輪迴萬滅鏡定住對方元神,往往無需如何使力,都是勝了。
自然,眾多大勢力裡的俊傑也並非當真是那般容易應對,越是往後,一些自恃身份的頂尖俊傑,也都使出更強手段。
徐子青幾度耗盡真元,然而容瑾卻已然可以自己行動,每每能與那俊傑周旋,給徐子青足夠時間,恢復仙元。
這般連番鏖戰,徐子青竟是堅持下來。
那一座擂臺自打他上去之後,從頭到尾,擂主都是他一人罷了!
到得最後,終是到了宣佈名額之時。
這一刻,九座擂臺上,九位九天玄仙,齊齊走出,叫停最後一場鬥法。
此時有九位俊傑,仍盤踞於擂臺之上。
除徐子青外,其他八位俊傑雖並非是一直盤踞,但能留到最後,不僅有本身實力之功,也有氣運之功。
不過,也有一些俊傑並不服氣。
只因也有俊傑來得頗晚,不及那些一直在擂臺上鬥法之人,於他們看來,這人乃是佔了不曾苦戰的便宜,怎能霸佔名額?
就有人嚷道:“若是那第七擂臺上,凌天宮的徐子青也就罷了,他連戰多日,不曾下臺一次,我等也都服氣。其餘幾座擂臺,凡守擂之人,來來去去數度得擂,運道好能在最後關頭奪得擂主,也算甘心。但這第五擂臺上,焚天仙院的劉子昂,他分明是在最後數場才來相爭,仗著消耗不大,就想壓過我等——我等不能服氣!我等不服!”
這話乍一聽十分有理,但仔細聽過,就沒什麼道理。
雖說來得晚消耗少,但不曾經過那許多對戰,氣勢必然不及剛剛百戰之人,兩仙鬥法時,雄渾仙元重要,可能先聲奪人也很重要。
來得晚的,未必就是佔了什麼便宜——越是到得最後鬥法越是激烈,那求勝之人狀若猛虎,可是更難對付的。
再者,雖有戰到最後堪稱強弩之末的,卻也有戰到最後反而越戰越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