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賣糧食什麼的,鋪子裡生意當然也更好了。杜偉銘看著情況恨不得有□術啊,景源讓自家的兩個小廝先來鋪子裡幫忙才總算是先解了燃眉之急,看來等忙完這陣子,家裡是得再重新調整一番了。
那兩個月對杜偉銘來說絕對算是忙的底朝天了,又要忙田裡的活,鋪子裡也不能落下,還好一切總算是安然度過了。有5畝地種上了土豆和紅薯,還有兩畝地種了白菜、蘿蔔等冬令蔬菜,其餘的地就暫時休整,等來年春天再種。鋪子裡的生意也走上了正軌,杜偉銘總算是能把心思放到新屋上了。新屋的選址頗費一番功夫,原來杜偉銘家的一邊是村長家,杜偉銘想在另一邊起新房,這樣舊房子也能有個照應,誰知找到了林嬸子一家的反對,因為杜偉銘建房的話要用到他家一半的菜地。杜偉銘請了村長出面,許諾下了一畝地給他們家以後才算是把這事給瞭解了。用一畝地換他們家旁邊的那三四分菜地,村子裡不少人都覺得李二這次做了回冤大頭。
杜偉銘這次的新房準備建的是類似四合院的樣式,當然這樣會廢料又費時,但是想到長遠打算,還是建的大一些為好,屋後的就準備開一個池塘。新屋就建在老房的旁邊,老房子不動。因為正好是農閒,村子裡得空的人還不少,不少村民主動來幫忙建房子,有了上次杜偉銘建房的表現,大家夥兒幹勁十足。每天包一頓午飯還有工錢能拿,這麼好的差事當然是搶著幹啦,人太多也幹不好事,杜偉銘把這人選問題通通託付給張大柱。張大柱現在也算是下任村長人選,平時做人也厚道,年輕小夥子大多都聽他話。負責建房的事情就交給連大,他在這方面的能力杜偉銘還是挺信任的。
忙活了差不多兩個月總算是在臘月前把這屋子給建好了,看到這樣的成果杜偉銘可是非常滿意的。因為沒有水泥混凝土什麼的,杜偉銘這次建房用的是土磚加青磚,就這還花了他20兩銀子呢,屋裡的傢俱還沒有全部到位,傢俱是請張木匠做的,現在只完成了堂屋還有三間屋子的傢俱,其他的還在趕工中,估計年前應該全部都能好。山上的橄欖這次採收還是有不少人看到的,大家會兒都好奇李二要這麼多青果乾啥。也有不少村民湊熱鬧也採了些青橄欖回去,但是杜偉銘還是採收了大部分。估計這青橄欖的事情過不了多久村子裡的人也會知道的,到時候在家屋後的那些橄欖樹也該掛果了吧。採收回來的青橄欖杜偉銘通通運到了鋪子裡,今年杜偉銘家裡的動作實在是有些大,這時候實在是不適合再在村裡曬橄欖了,還是到鋪子裡再弄吧。
村民們也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做著準備,趁著還沒有下雪,村裡的小夥子們組織了一次打獵,主要參加的都是年輕的壯小夥兒,杜偉銘和劉景源帶上王武和連大也去湊了熱鬧。自從開了鋪子,杜偉銘在村裡呆的時間就不長,能上山的機會就更少了。對於這次上山,杜偉銘更傾向於把他當成是登山在玩。打獵杜偉銘是不擅長的,無非是跟在王武連大景源後面幫幫忙,但是久未放鬆的杜偉銘還是感覺到非常興奮啊,這麼長時間都沒好好玩過了。(沒辦法,俺們小杜同學還是挺年輕的,還是喜歡玩的)
大型的捕獵村子裡已經兩三年沒有組織過了,最終的成果還是非常驚人的,山雞野兔獐子之類的不說,竟然還捕到了野豬,鹿等大物件。這次上山前就說好了,捕獲的獵物是要平均分配的,一部分留下來製作成臘肉等福澤日的時候用,大部分就平均分配到每戶人家。杜偉銘家分得野雞三隻,野兔兩隻,獐子半隻,還有幾大塊野豬肉和兩塊鹿肉等。豬下水什麼被杜偉銘拿了一些回來,杜偉銘的自制香腸現在村子裡不少人家都會做了,因為味道好而且存放的時間很長收到村民們的熱烈歡迎。大部分的肉類還是製成了臘肉或是鹹肉,少部分的就自家煮著吃了。
因為家裡這次人口增多的原因,杜偉銘回鋪子前讓連大有空再去山上一次,連大應了。可能是年節馬上就要來臨的關係,街上的人比平日要多一些,鋪子裡也忙碌許多。
“少爺,已經有不少人問我們買香腸了,你看要不要做一些在鋪子裡賣啊。”
杜偉銘沒有想到香腸會這麼有銷路,不少人聽說這個存放的時間比較長還要買回去年節的時候自家蒸著吃。這香腸就是灌腸有些麻煩,其他倒也還好,杜偉銘就答應了做一些在鋪子裡賣。橄欖菜和甜澤橄欖杜偉銘現在已經不供貨給天香樓了,自從那豆油事件後,杜偉銘也很少和秦掌櫃有接觸了。現在做的橄欖菜和甜澤橄欖主要還是自家鋪子用,要麼就是做成橄欖油等等。豆油的銷售在火爆了一段時間後果然穩定了下來,杜偉銘也不用每天晚上加班加點的制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