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角色?”
第一次面對面接觸如此重量級的導演,呼嘯嗓音乾澀:“是……伏株。”
伏株。
《唐傳》內一個戲份不輕不重的悲情人物,雖然出鏡率不能算很高,卻連貫了一整部劇,和男女主演也有對手戲,更重要的是,這個角色雖然悲情,設定卻十分討巧。
伏株這個人出場的時候,玄武門事變便已經發生。身為太子李建成的門人,他為了躲避李世民後續的絞殺,不得不遠走他鄉。因為受過李建成諸多恩惠,他對自己的主上心中有著亦父亦友的情感,苟活下來之後,自然就下定決心要替李建成報仇。他苦心學藝,再出場的時候,已經成為在民間享有盛譽的學士,李世民聽聞了他才學過人,便請人去招募他來做官。
伏株以為自己有了殺死李世民的機會,半推半就的來了,且很得李世民的信任。第一次要殺死李世民的時候,他在幕幛後聽到李世民和近臣說起要大舉興盛平民教育,想到天下將會有無數貧苦百姓藉由讀書會獲得更好的生活,他默默收起了刀。第二次要殺死李世民的時候,他在房頂偷聽到李世民和心腹大加斥責貪官汙吏,並要微服出巡親自觀察天下民生,想到山河蛀蟲能借著天下最有實權的皇帝的手被肅清,他再次默默收起了刀。第三次他下定決心要殺死李世民,卻在私下見面的時候,親口聽到李世民和他告別,說自己要親征高麗。看著對方明知道戰場的危機四伏卻為了鼓動軍心明知山有虎地以身犯險,伏株最後一次收起了自己的匕首。並在李世民親征之前,為他寫下三個錦囊,和他依依惜別。
李世民走後,他擺下香案,為李建成扣下九百九十九個響頭,然後用那柄一直沒能開刃的匕首結束了自己短暫的生命。
李世民卻因為他的三個錦囊得以三次化險為夷,原本想班師回朝後就對伏株大加封賞,沒料到得到的卻是他已經死了的訊息,伏株的來歷被人挖出後,李世民大受打擊,為此許多年不曾展顏。
這樣一個很明顯從側面烘托皇帝豐功偉績的小人物在改編劇中還和長孫皇后搭上了關係,在改編劇中,他幼時曾和長孫皇后做過玩伴,並在心中一直孺慕對方。只可惜身為一個普通的幕僚,他註定和這樣的大家女子沒有未來,長孫皇后嫁給了李世民,而他則在李建成死後成了一條喪家之犬。回到長安後,他對長孫皇后心中尚留情絮,卻一直不點破自己的身份,而是默默在身後好幾次身歷險境為長孫皇后應對韋貴妃的陰謀。
這樣一個連貫後宮情節和前朝情節的大備胎,簡直生來就是為賺足眼淚的。更何況原著中還一筆帶過這位悲情人物“清俊飄逸,不似人間”。這樣的一個角色,如果演的足夠好,收穫的話題絕對可以和男女主角不分高下。但想要演繹的好,卻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些來試鏡會的人潮,幾乎近半都是為這個角色來的,倒面前為止卻沒有一個合乎導演心意的。
呼嘯深吸了一口氣,後退一步,開始照著試鏡冊上伏株的戲份表演了。
試鏡要求裡節選的是伏株名動天下後,李世民派人來請他去長安做官,他欲拒還迎地答應下來的一幕。這場戲對呼嘯來說並不困難,和他有過合作的導演都誇獎他臺詞功底深厚。而有過演藝經驗的人都知道,比起只靠著眼睛和五官微妙的不同演內心戲,臺詞這種能用抑揚頓挫來表達情感的存在簡直就是一大殺器。天都在幫他。
呼嘯冷著臉,揮了下自己右臂,孤傲地背起手:“你走吧!”
鄭可甄眉目微動,在聽到了對方咬的又輕又軟的尾音時,有那麼點詫異的開始打量呼嘯。這樣一句臺詞裡能帶上錯綜糾結的恨和期待,對方的演技不敢說,臺詞功底卻著實可以稱得上精準。
他沉澱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專注了起來。
呼嘯彷彿聽到對方說了些什麼,身形一僵,緩緩扭頭給了來人一個暗藏玄機的眼神:“聖上果真這麼說?”
片刻後,他嘴角牽起一道微不可查的冷笑:“如此心繫百姓……好極,那我就陪你走這一趟。”
他說罷,眼神變得陰鬱起來,和話語裡的期待大相徑庭,好像正在設想該如何將李世民千刀萬剮一般。短短三句話,將人物錯綜複雜的糾結情感和對李世民的恨意展現的淋漓盡致。
鄭可甄點點頭,眼中有著欣賞:“你不錯,叫呼嘯是嗎?留定,先到那邊去休息一下,等會兒這一組試鏡完畢,你單獨給我排一場。”今天忙碌了整整一天,能像呼嘯這樣讓他眼前一亮的著實不多。他雖然要求嚴格,卻也不是死腦筋,找不到演員就沒法開機,不可能全劇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