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少辰的笑聲引得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紛紛側目,馬三刀借勢停住了滿嘴的胡說八道,衝著陸少辰投去一個幸虧有你的眼神。 有一文官出面喝道:“大膽,敢在朝堂之上失禮,你是何人啊?瞧著眼生的緊,是不是覺得馬大人所言有理,也想補充兩句啊?” 陸少辰望了他一眼,笑著說道:“如果為這個事浪費了一天時間,那可就是浪費了十二個時辰啊。如果之前不出兵,那肯定就不需要打仗。可既然咱們已經出兵了,那就必定是需要打仗。現如今咱們兵強馬壯,那必定是馬壯兵強啊。但這個耕種之事,我不知道!” 陸少辰學著馬三刀的話說完,朝堂之上再也忍不住了,發出一陣哈哈大笑之聲。 顯德皇帝身旁的大太監連聲喊道:“肅靜,肅靜,都肅靜。” 顯德皇帝忍著笑意說道:“都別玩鬧了,說點正經的,此事各位愛卿可還有其他意見?” 馬三刀早就趁機回到武官人群裡去了,此刻朝堂之上鴉雀無聲,無人說話。 陸少辰左右望了望,清了清嗓子說道:“皇上,我覺得這事王大人和陶大人的出發點雖然各不相同,但主觀上還是有區別的。” 顯德皇帝點頭說道:“陸……愛卿,你繼續說。” 陸少辰繼續說道:“皇上,咱們只需先想一點,王大人主張不要放棄良田的耕種,多種糧食,這個觀點有沒有錯?” 陶尚書插嘴說道:“本官沒有說王大人的觀點是錯的,你不要斷章取義?” 陸少辰罵道:“閉嘴,問你話了嗎?皇上還沒開口說話,你敢搶先回答,怎麼?你比皇上還大?還是你想當皇上啊?” “你……” “你什麼你?你蝙蝠身上插雞毛,你算個什麼鳥?” 顯德皇帝開口說道:“二位愛卿都別爭吵了,咱們先談正事。剛才陸愛卿問王閣老的建議有沒有錯?那肯定沒錯啊!” 陸少辰說道:“皇上,這就是了。王大人的建議是為民,從民生出發。剛才馬大人說要找出問題的關鍵,說的其實很對,他只不過是武官,不會表達而已。微臣發笑,只是笑他表達的不清晰,他有點著急,卻說不出來,並不是別的方面。” 馬三刀連忙跟風說道:“對對對,還是陸大人懂我。皇上,微臣是粗人,不善於表達,皇上恕罪。” “朕赦你無罪!” 陸少辰繼續說道:“這個關鍵問題就是要以人為本。民,乃國之根本。那麼民以什麼為天?民以食為天。老百姓不管你誰當府衙的老爺,也不管你政績好不好。 “他們關心的就是今年的收成如何,夠不夠家裡的人墊飽肚子。今年是不是風調雨順,有沒有災害,多餘的糧食能不能給孩子換身新衣裳,過年能不能多打兩刀肉而已。 “故而我覺得在這個事情上面,王大人的決策是百分百正確的。雖然可能執行起來困難重重,但大方向是沒錯的。而陶大人的觀點可就是臭不可聞了,只考慮自身利益,出發點真的是為了朝廷嗎?他放屁! “各位大人只要想一點就行了,如今禹王起兵,天下順從者甚少,因為什麼?因為百姓尚且能吃飽,咱們朝的百姓都是老實人啊,只要有口飯吃就永遠不會反叛。 “而陶大人竟然說不種地,有良田空著也不想辦法耕種!就為了讓朝廷少花銀子,怎麼?你吃飽了就不管老百姓的死活?這天下的百姓就這麼不管不顧了?然後逼著他們吃不飽肚子去投奔禹王? “你至皇上於何處啊?食君俸祿,為皇分憂。你這個出發點沒有為吾皇著想,那就是不忠。再對不起天下的百姓,更是不義。我看你陶大人可能是有想法改朝換代吧?你個不忠不義的叛徒,你九成八是禹王的人吧?” 陶尚書聞言氣的渾身發抖,指著陸少辰:“你……你……你個黃口小兒。朝堂之上大放厥詞。老夫執掌戶部多年,為了我朝能夠國泰民安,本官每日裡精打細算,生怕多花一文錢。你敢說老夫投敵。真真氣死我也!” “你早該死了!活著都浪費糧食。” “狗崽子……你冤枉老夫。皇上啊……” “吵不過人,還找家長!我呸!” 陸少辰罵痛快了再說,心道現在收拾不了你,潑髒水誰不會啊。不吃羊肉也先弄你一身騷再說。 王守仁聽著陸少辰剛才的一番言論,有點喜出望外。同時又心道,這個姓陸的小子有點才學,之前以為只是有點詩才而已,如今看來竟然對朝政也有很精準的判斷力,倒是小看他了。 果然顯德皇帝點頭說道:“朕覺得陸愛卿所言甚是。王閣老這個出發點沒有問題,是絕對正確的。有良田而不種,空著就是暴遣天物。 “此事又不是不能妥善解決,糧食永遠比那些黃白之物有實際功效。此事就按王閣老的意思辦。陶大人就不必在此事上再費口舌了。下面咱們再議一議如何具體實施此事就好!各位愛卿有何看法啊?” 文武百官又是一片鴉雀無聲,不少文官心裡隱隱覺得不對,今日陛下似乎特別的有底氣。 陶尚書又站出來說道:“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