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擊穿抗聯經過改進的坦克正面裝甲。但是如果命中的部位,在底盤這結果可就不一樣了。在攻佔巴彥塔拉的時候,日軍就採取了這種戰術,擊毀了陳翰章所部整整一個坦克排。
同時日軍各個陣地上配置的機槍數量,也遠遠的超過了日軍原有的編制。用陳翰章的參謀長劉雁來的話來說,他與鬼子打了這麼多年的仗,還是第一次見到鬼子在單位面積之內,在某一個單位編制之中部署如此多的機槍。還是第一次見到日軍在某一次戰鬥之中,佈設如此多的地雷。
地雷是抗聯在防禦戰之中常用的手段,而在歷次作戰之中,殺傷了不少的日軍。但是一向對防禦戰不重視的日軍,在防禦作戰的時候,使用地雷的時候很少。即便是有也從來沒有在單位時間,單位面積內佈設如此多的地雷。
其實真正給陳翰章的攻擊帶來困難的並不是日軍的機槍,更不是那些反步兵地雷、迫擊炮和擲彈筒。這些機槍穿不透抗聯改良過的坦克裝甲,而那些反步兵地雷,對步兵的威脅的確很大,但是對坦克的威脅也可以忽略不計。
真正威脅到他推進速度的是日軍部署在縱深的炮兵,還有那些反坦克地雷。最大的威脅,則是歐日軍挖掘的大量反坦克壕溝,還有壕溝另外一面的步兵平射炮,這種抗聯裝甲兵之前根本就沒有看得起的日軍反坦克武器。
如果沒有這些反坦克地雷和壕溝的威脅,他的坦克可以直接將步兵送到日軍的碉堡前。坦克上的四十五毫米火炮,對付那些主堡沒有用,但是對付其餘的普通工事群卻是沒有任何的問題。
但日軍在自己陣地內部也挖掘的大量反坦克壕,佈設的大量反坦克地雷,還有那些近距離才開火,轉移極其輕便的三七平射炮,卻是極大的限制了坦克的使用。甚至給陳翰章手下的裝甲部隊,帶來了不少的損失。
沒有人會認為日軍陣地內那些三米寬的,四通八達的壕溝只是交通壕。這麼寬的交通壕,炮兵就算閉著眼睛也能將炮彈打進去。這些壕溝要是單純的交通壕,恐怕那是讓部隊去送死而不是作戰。只要不是太白痴的人,都會明白這些寬度在三米多的壕溝是做什麼用的。
只不過恐怕是即便當初發明反坦克壕的人也不會想到,日軍在一二三線陣地之間,也修築了大量的反坦克壕。不過日軍縱深防禦圈內的反坦克壕,明顯是在原有的戰壕和交通壕基礎上匆忙趕工的。
因為即便是縱深地帶的反坦克壕,也不會有人將他們與各種永備、半永備工事連在一起的。更沒有人會在反坦克壕中間,還加修上地堡群。日軍外圍的反坦克壕,很明顯是原來修築的。至於縱深的恐怕是松花江一線被突破,得知抗聯有了大量的坦克,臨時搶修的。
儘管縱深的這些反坦克壕都是臨時搶修的,中間還夾雜著地堡群和工事。但卻恰恰就是臨時搶修的反坦克壕不像反坦克壕,戰壕不是戰壕,交通壕也不像的東西,再加上大量佈設的反坦克地雷,卻成了日軍十四師團阻止陳翰章坦克快速突擊的主要手段。
日軍採取的這種戰術,在抗聯與關東軍歷次作戰之中還是第一次出現。明碉暗堡見得多了,但是日軍同時使用密度如此大的反坦克壕,以及各種地雷卻是首次見到。尤其是反坦克雷,抗聯還是第一次接觸過日軍使用。對日軍的新式戰術和戰法的短時間沒有適應,也是陳翰章攻擊速度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五百三十章 原因要從自身找起
在加上時不時抱著燃燒瓶或是渾身捆滿手榴彈,拼命往坦克底下鑽的日軍肉彈,讓陳翰章幾乎是一籌莫展。日軍佈設的反步兵地雷、迫擊炮,以及與反坦克壕相連工事群內的步機槍火力,限制了步兵的行動。
步兵的行動受到了相當的限制,就無法排除對坦克威脅最大的反坦克雷,也無法為坦克透過反坦克壕架設、開啟通道。更無法在作戰之中,為坦克提供步兵掩護,清除日軍肉彈和反坦克火炮的威脅。
尤其是那些埋伏在反坦克壕另外一面,專門等待坦克暴露出防禦效能最差底盤,以便趁機偷襲的三七平射炮和速射炮,所以這些反坦克炮,連同那些瘋狂的肉彈一起,還是需要步兵去清理的。
而無法透過雷區和反坦克壕的坦克,反過來也無法為步兵提供掩護,只能在日軍的雷場之外,以及反坦克壕另外一面為步兵提供近距離的火力支援。在這種情況之下,部隊的攻擊速度能快起來才怪,尤其是在擔任攻擊的步兵數量不足的情況之下,但只是儘管造成戰鬥拖延的客觀理由很多,但是正像郭邴勳判斷的那樣。對於陳翰章這種自尊心極強的人來說,和上級去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