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進入關內戰場,都不可避免的要在海岸線作戰。在日本海軍在太平洋上,還未受到毀滅性打擊之前,在必要的情況之下防禦日軍登陸作戰,是一個不可能迴避的話題。而單靠航空兵進行反登陸火力壓制,受天氣的影響很大。
所以在幾經考慮之下,還是將這七門一百七十毫米加農炮,與抗聯手頭全部的日製**式加農炮,以及加式一百二十毫米加農炮混編成一個重炮團。不過這種火炮使用的炮彈,抗聯暫時還無法自行製造,暫時還只能依靠收集的德國原廠炮彈。
只是儘管抗聯在蘇聯的幹部,冒險走遍蘇德戰場上的每一個戰地苦心收集。但這種重型加農炮,並不是那些軍師所屬火炮,裝備的數量很大。即便美國人將在北非戰場繳獲的炮彈,一併全部轉交過來。然而全部的炮彈加在一起也不過兩千多發。
這種遠端加農炮團抗聯一共只有三個,剩下的一個是以日軍九六式遠端加農炮為標準火炮。這次楊震一次性就調進關兩個,足可以看出他對防備日軍以突襲的方式,在自己側翼登陸的重視。
不過這些德制一百七十毫米加農炮,楊震也並未打算為其生產炮彈。這些火炮本身經過高強度使用,炮管的壽命已經不多。而且數量過少不說,抗聯眼下還沒有能力為其生產配套身管。所以楊震已經下決心等到搞來的炮彈打光,就將這些火炮退役。
畢竟日本海軍目前雖說元氣還在,但是在太平洋戰場的較量上,明顯已經日薄西山的日本海軍,已經堅持不了太長的時間。這些火炮射程雖遠、威力也大,但畢竟數量過少。為其專門開一條炮彈生產線也犯不上。
至於現在,楊震則以這兩個遠端加農炮團為基礎,加強兩個一二二火箭炮營,一個一五零榴彈炮團,分別配備在新海以及青州一線的海岸線。又調集了兩個美製攻擊機中隊,專門與炮兵配合用來封鎖海岸線。
根據沿海居民的經驗,今年渤海灣不僅封凍晚。從天氣變化的情況來看,恐怕開化的時間也要提前。相對於北面的冀東、天津海岸以及遼東灣,渤海灣的冰封期,還有半個月就將結束,楊震幾經考慮還是要提前著手進行準備。
不打無準備之戰這是楊震一貫的信條,提前著手準備總好於到時候被動應戰。事實上早在北平戰場結束,楊震就已經下達了調令。只不過這些火炮過於笨重,基本上都在二十噸左右。再加上牽引車的重量,一般的公路很難承擔這個重量。
從熱河到北平的公路條件又不是很好,直到通古鐵路與承德至古北口鐵路搶修完畢,這兩個重炮團才從赤峰透過火車運抵冀中戰場。因為路況的原因,火車的行駛速度並不快。所以在全軍轉入防禦之前,這兩個重炮團才抵達冀中。
不過好在這兩個重炮團,雖說行程緩慢而又拖沓了一些,但是抵達的時間還算及時。在渤海灣全面開化之前,抵達了冀中戰區。讓楊震應對日軍可能會實施的登陸作戰,本錢雄厚了許多。
而讓杜開山去規劃,一是這個傢伙的能力,楊震還是很相信的。既然兩個重炮團,都部署在他的防區範圍之內。那麼讓他去確定這兩個重炮團防區所在位置,還是比較恰當的,也算是人盡其用。
儘管杜開山在第一階段作戰收尾階段的行動,很是讓楊震惱火,但楊震並未真的打算將他撤換下來。這個傢伙雖說有這樣和那樣的缺點,但是有一點楊震還是相當欣賞的,那就是在戰場上對戰機的敏銳把握能力。教訓還是要給一些的,不過楊震還是不準備臨陣易將。
第二點,楊震可不想在自己很忙的情況之下,讓他一個人悠哉、悠哉的在總部閒逛。既然這個傢伙暫時不讓他回去,那就讓他乾點活。免得這個傢伙在總部內,閒來無事晃來晃去礙自己的眼。
第一百二十三章 杜開山的心思
雖說沒有任何反登陸實戰經驗,對登陸作戰與反登陸作戰,除了在軍區高階幹部培訓班,學習過一定時間之外,也沒有太多的瞭解。但接受任務的杜開山不敢稍有懈怠,拿著地圖將從天津到黃河口,整個渤海灣的沿岸一寸一寸的量。
好在渤海軍區留下的那幾個幹部,對整個渤海灣的地形和航道,雖然不能說了如指掌,但也相當的熟悉。那裡的海岸平坦,那裡的海岸水深比較大,那條河流入海口的水深比較大,都相當的清楚,給了杜開山很大的幫助。
不過在這兩個重炮團的部署上,杜開山幾經猶豫還是沒有最終下定決心。認為時間還有一定寬裕的他,還是想要去實地看看。畢竟是兩個重炮團,再加上配屬的一個榴彈炮團,以及兩個火箭炮營,這麼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