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吃好喝的招待,讓他們深刻體會到老大哥的溫暖。在沿途,更是一路綠燈。
正是蘇聯人的這個心態,讓楊震感覺到這次抗聯選派人員去英國學習,按照蘇聯人一貫的做法。蘇聯人不暗中阻撓就不錯了,還能為在談判的事情不解決之前,為此事單開綠燈?就是談判問題解決了,他們恐怕也不會輕易的順利放行。
自美國代表團抵達北滿之後,蘇聯人一直以來的曖昧,甚至在不斷在暗中對抗聯與美國人的合作採取的施壓、破壞的態度。對於蘇聯人在這件事情上,可能會採取的不合作,甚至是暗中阻撓、破壞,楊震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但是對於楊震來說這件事情,無論蘇聯人合作與否,或是暗中製造什麼障礙,自己都要盡全力的促成。而無論英國人是否真心實意,還是暗中又在計算著什麼,這件事情必須得到儘快的解決。
留英學習的人員能不能順利的成行,能不能將急需的經驗學習到手,這可是關係到抗聯今後戰略發展方向的問題。更是關係到抗聯究竟能從美國人那裡獲得多少利益,為未來中國的發展打下基礎的問題。
英國人的堅決態度,以及蘇聯人目前採取的寸步不讓的態度,讓楊震在經過慎重考慮之後,最終還是決定親自出面談判。對於楊震來說,無論英國人背後藏著的是究竟是什麼真實的意圖。但是這件事情,對於抗聯來說還是極其有利的。
同時他也感覺到了這件事情,不僅僅是單純的英國人在造勢,藉機施壓和搗鬼,這背後還有美國人的影子。否則剛從美國回來不久的皮爾遜,又豈止會在這個時候又被召回國?美國人可沒有國人那種無事窮折騰的作風。
甚至楊震懷疑,此次借道蘇聯返回美國的皮爾遜,壓根就沒有回國。他述職的地點,恐怕不是美國的華盛頓,而是蘇聯的莫斯科。因為楊震知道,眼下美國總統的全權代表,才由蘇聯回國不久。此時在莫斯科,正在舉行著蘇美英三國秘密談判。
美英蘇在莫斯科眼下舉行這個談判的中心內容,就是美英對蘇援助的問題。美國人則由前駐英大使,原來負責美國對英援助代表哈里曼親自出面。使得這個談判的等級,可謂相當的高。
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美國人的重視。不過相對於海軍並不強大,即便佔領英國之後,與美國人還隔著一條大西洋的德國人,以及蘇聯人來說。眼下直接面對日軍**裸為威脅的美國人,此時不可能不重視亞洲形勢的變化。
已經決定將對抗聯援助與對重慶援助分開,而列入對蘇援助一部分的美國人,勢必會在這個會議之中談到對抗聯援助的問題。所以楊震認為,此次英國人出人意料的出頭,背後恐怕會有美國人的影子。
在某些問題上,這兩個國家一貫都是穿一條褲衩的。在對待日本人的問題上,兩國也是有相當默契的。美國人很明顯,不想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的對抗聯施壓。但抗聯眼下與蘇聯如此僵持的態度,又並不符合現階段美國的利益。
而眼下正全力進行對德戰爭,在東方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英國人,根本就沒有多少精力參與到亞洲戰場。沒有天大的好處,絕對不會去主動攬這個活。這件事情應該是美國人策劃,英國人執行的。
即便是他們有將抗聯作為對重慶交涉的籌碼之一的心態,但是也不會冒著得罪蘇聯人的風險,在這件事情上出頭的。只是楊震沒有想明白,美國人此次不知道究竟出於什麼心態,居然讓英國人出頭在中間做聯絡人。
同時楊震也感覺到了,蘇聯人眼下的態度中間的那一絲不尋常的味道。與蘇聯人原來只是強硬相比,到了戰役結束自己返回哈爾濱之後,卻變得可以說是胡攪蠻纏的態度。恐怕也是在逼著自己出面,親自與他們進行談判。
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
既然蘇聯人已經變相的亮明他們的態度,楊震也只能無奈的接招。沒有辦法,眼下的形勢逼人。儘管楊震更喜歡站在幕後,很討厭去與這幫見利忘義,眼睛裡面只有自己利益,最喜好的事情就是落井下石的傢伙去見面。
但不管這件事情,有沒有美英在施加壓力,有沒有英國人提出的這件事情。就算自己再討厭與蘇聯人直接見面,楊震也知道此次對蘇談判,已經到了實在必須解決的時候了。如果再這麼無限期的拖延下去,物資進口通道無法開啟,別說為幾個月後即將展開的下一階段會戰做準備。
這批物資之中,除了製作冬裝的棉花之外,其餘的物資都是為下一階段會戰準備的。除了部分的卡車、運輸機之外,幾乎都是為下一步作戰做準備的急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