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瘋狗一樣,誰上來惹他,他都會咬一口。
可是郗鑑也清楚,由於流民帥身份,朝庭並不是真正的信任,如果不是與王導結為姻親,只怕如今的地位比起蘇峻、祖逖等人也好不了多少。然而,流民是他的立身之基,不可能放棄,只能透過壯大自身實力來獲取更大的權勢,不禁苦苦思索起了對策。
殿內暫時陷入了冷場,桓彝抓住機會,站起來呵呵笑道:“其實諸位爭執的無非是由誰來立水寨,請恕老夫直言,大司徒、大中正、尚書令所言皆是有理,蓋因羯趙海寇兇殘,應對稍有不慎,立刻就是族滅人亡的後果,在這種情況下,誰都不敢把身家性命寄託在他人身上,只有自已親自抵抗才能心安,此乃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既然誰都不願相讓,立水寨又迫在眉睫,依老夫看,不如海門郡立一座,依然由謝尚任海門水軍督。吳郡沿江立一座,陛下任命陸納為吳郡水軍督,而京口再立一座,尚書令可推薦一人出任京口水軍督,以作為前兩座水寨的策應,萬一有所不敵,也好迅速支援,三座水寨互為依託,當可保江東地面無虞!請陛下與諸公考慮一下。”…;
陸曄連想都不想,直接道:“哼!另兩座水寨與老夫無關,老夫只關心我吳郡能否組建水軍!”
郗鑑卻眼前一亮,這的確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法,他也意識到了想撇下另兩家單幹的可能性很小,而三方自立水寨,比拼的是人力、物力等資源。吳姓士族雖然有錢,可人員不行,都是軟蛋,究竟能有多少戰鬥力,難說的很。謝尚一方儘管有云峰暗中支援,但云峰不能明來,只能暗地裡提供便利條件,無形中將受到諸多限制。反觀自已,財力上雖說較為窘迫,咬咬牙也不是不能硬撐,實在不行再幹回劫殺行旅的老本行便是!而自已手下的部眾皆驍勇善戰,這一點倒沒有吹噓,算下來,這個提議反對自已最為有利!
郗鑑當即向司馬紹施禮道:“陛下,臣以為可以採納茂倫所議,立三座水寨對敵更有勝算,何況京口為建康東面門戶,如若羯賊勢大,前兩座水寨即便失陷,京口依然能作為拱衛京城的最後一道屏障,請陛下下旨!”
王導也跟著催促道:“雖說於京口至江口段數百里江面立三座水寨為史無僅有,可從海路入侵已迫在眉睫,不得不為之,而且茂倫所言的確在理,請陛下匆要遲疑!”
三方竟然奇蹟般的達成了一致,這令溫嶠與庾亮均是大感意外,他們明白,阻擊雲峰的計劃破產了,只能另找時機。沒辦法,三方已經無意中形成了一個攻守同盟,要立一起立,要麼大家都不立。假如不讓海門建水軍,另外兩家憑什麼能建?最關鍵的一點在於舀不到雲峰參與進來的口實,儘管朝庭人人都清楚雲峰百分之百有份。好在還有郗鑑與吳姓士族牽制著他,總比他獨立在大江下游建水軍要強。事到如今,也只能妥協了。
二人再度交換了個眼神,庾亮立時現出了遲疑之色,為難道:“三座水寨雖能最大限度抵禦羯賊入侵,但花銷亦是極為巨大,朝庭只怕供養不起啊!”
陸曄不屑道:“我吳郡數姓還不至於舀不出些許經費,請中書監放心,絕不會向朝庭討要半枚鐵錢!”
郗鑑咬咬牙跟著表態:“老夫亦自行籌措。”
王導捋了捋須,自通道:“老夫也可代謝尚做主,一應費用自行承擔。”
看著這三人鐵板釘釘的估出保證,庾亮清楚,在不久的將來,大江下游將出現三支不受朝庭控制的水軍,形勢愈趨混亂,可轉念一想,這也是好事啊,華仙門握有大江上游,坐看下游你爭我鬥,反而能獲取更大的利益!
庾亮不再猶豫,向司馬紹施禮道:“請陛下下旨,好早日成軍!”(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二八四章 送溫曖
這一番唇槍舌劍的結局出乎了大多數人的意料,起先是溫嶠與雲峰一方的對壘,當陸曄跳出來,以強硬礀態表明了非要分一杯羹的態度之後,溫嶠選擇了退讓。就在眾人以為接下來將是雲峰與陸曄進行爭奪的時候,郗鑑又從天而降!場面一時陷入了僵持,沒想到桓彝提出的建議起了關鍵性作用,三方均選擇了妥協,各自成立一支水軍。
他們都清楚,建康朝堂上的鬥爭將隨著這三支水軍的陸續建立變得愈發尖銳,政局有朝著不可測方向發展的趨勢,從表面上看,這三方都是受益者,都將從中取利。其實雲峰自已有數,他的形勢最為不利,將來不但要與羯趙在水面上爭鋒,還要防備來自於背後的偷襲,這可不是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