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部分

請雲將軍教我。”

庚亮這一發問,倒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均把耳朵豎了起來,看雲峰該如何回答。

雲峰沉吟片刻,正色道:“都亭候問的好,首先第一點,自秦朝始皇帝一統天下,至今已歷五百餘年,百姓作反導致社稷坍塌共計有秦末陳涉、漢末太平道、本朝西北流民舉事。另外小規模則不計其數。其實百姓的要求很低,不求錦衣玉食、不求車馬鞍舟、不求高屋豪宅,只求食能裹腹、衣能禦寒、屋能居住。能活的下去,誰又會冒著殺頭的危險起來造反?…;

本將觀如今朝庭,雖歌舞昇平,卻金玉其外,敗絮其內!士族豪門佔山據澤,阻撓民生,不把百姓視之為人,以致底層民眾生活貧苦,食不能裹腹,衣不能遮體,屋舍四處漏風!長此以往,國家安能不亡?這與百姓是否擁有武力無關。”

說到這裡,雲峰頓了頓,古怪的看了庚亮一眼,又繼續道:“或許朝庭認為本將於秦涼二州所行措施,乃為侵奪他人田產財富,想來都亭候亦是持此看法。

實則不然,土地若集中於少數人之手,國家將徵不到錢糧,只會愈發虛弱,而百姓亦將愈加困苦,乃亡國之禍根也。或許在士族眼裡,國亡了不算什麼,只須家在即可,然而,若沒有大家庇護,小家又如何獨善其身?如今北方連年戰亂,除了如都亭候般及時南渡者之外,動作稍慢點留於原地的又有幾戶能得善終?姑且不論被胡兵燒殺搶掠而祭祀滅絕計程車族豪門,即便忍辱投效於胡人政權,還不是予打予殺,過著朝不夕保的日子?

另須澄清一點,本將不從侵奪民財,如李雄、原成國宗室權貴、公卿大臣,皆允其保留私產,不取一分一毫,攻取梁、益二州的全過程庚小娘子皆看在眼裡,當可為證。”

庚文君連忙接過來道:“不錯,對將軍這一方面,文君還是挺滿意的。”

雲峰讚許的看了她一眼,又自顧自道:“至於土地被瓜分之後,士族權貴是否沒了生活來源?本將以為無須顧慮,天下間,生財之道萬萬千,又何須只盯著腳下的一抔黃土?而應將目光向前看,開闢財源,如經商、大作坊手工業、對外貿易等等,士族豪門有其人力物力優勢,如能利用起來,當可獲取巨利。”

說著,雲峰一拍腦袋:“呵呵,一下扯遠了,如今再回到正題,孟子曾雲: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本將卻以為,把臣改為民,或許才能更加的貼切些。

第二點有關競爭方面的看法,已盡收入《成都議記》一書,都亭候若有空閒可翻閱一下,當可明本將心中所想。”

眾人都沒想到,這人能滔滔不絕的講出這麼多的大道理,一時均陷入了思索當中,周圍的喧囂與轟鬧似乎已被剝離出去了一般,仿如置身於另一個世界當中。

說實話,庚亮對雲峰所表述的思想極為不屑,而且他敢肯定,朝庭中也不會有人持贊同態度,畢竟當時等級制度森嚴,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深入人心,別說士族這個既得利益階層,就連處於被壓迫地位的普通良人以及佃戶們都覺得理所當然,命中就該受到權貴乒。

土地更是根本中的根本,難以想象,一個士族沒了莊園土地,那還叫士族嗎?與普通平民百姓還能有什麼區別?

然而,庚亮雖打心眼裡排斥,隱隱中又覺得並不能全盤否定。他曾在雲峰軍中呆過一段時間,某些方面也接觸到了一些,雲峰的舉措對於士族來說,自然不是好事,可對於國家來說,成效的確斐然!

這一會兒,庚亮只感覺頭腦裡亂成了一鍋粥!司馬紹登基在即,他明白,自已也將水漲船高,一躍而為朝庭重臣,初執權柄,誰都想幹點實事出來,庚亮也不能俗。可是,雲峰的話語卻時不時在他腦海深處冒出,是為大家?還是為小家?這是個兩難的選擇!…;

雲峰暗暗觀察著各人的表情變化,王羲之的神色帶點迷惘,能看的出來,這人有理想,願意做事,但限於家族環境與自小接受的教育,還需要再敲打敲打。

而謝尚則目中精光連閃,應該是深有同感。其實想想也好理解,謝尚雖也是士族出身,但他的家世與王羲之等人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更何況他父親謝輥正在豫章做著郡守呢,沒人管他,以他如今這種叛逆的年齡,更加容易接受新思想、新學說。

至於袁耽,雲峰索性當他不存在,這人正滿臉興奮的關注著場中的獅王爭霸,政治性的話題他不感興趣,相對而言,袁耽的生活簡單而又充實,只要吃的好、玩的開心、賭的盡興,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