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堰塞湖 爾後 堰塞湖水南向溢流奪取潛水河道下洩 又在龍門山以北的陽平關谷地形成新的大澤 數百年來 隨著堰塞湖、天池大澤與龍門山以北大澤的消退 漢水被截斷成為西漢水與漢水 古來貫通的水路往來再也不復存在
由於地形變化 嘉陵江與漢水的分水嶺在沮縣一帶形成 西漢水及其附近河道南流入蜀成為嘉陵江上游 令出入漢中極為不便 為改善漢中地區的交通狀況 為夫欲驅使戰俘 重新挖通河道 以使漢中舟楫能再達上邽
廳內眾女均是震驚不已 張靈芸不敢置信的問道: 雲郎 由晉壽至沮縣 約二百里路程 這得要多大的工程量 又得死掉多少人才能挖通 恐怕幾十萬人命都不夠往裡填 能有那麼多戰俘嗎 僅為漢中那十餘萬人口 值嗎
雲峰耐心解釋道: 靈芸你有所有知 為夫自攻破楊難敵之後 這一路行來曾仔細觀察過 雖有二百里路程 可沿途仍有些河道及湖泊可加以利用 難處在於如何能把漢王山的山體滑坡重新挖通或是由他處改道 天機門蔣公一脈精於水利河道 為夫可修書一封請他老人家派出弟子前往該處實地堪察 把具體的工程概算給做出來
而且開通河道 並非僅漢中一地受益 日後建康商賈可逆大江入漢水直抵上邽 溝通江南與西北往來 功在當代 利在千秋啊 (未完待續 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 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 您的支援 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
第一五六章 吳普真人
廳內諸女無不認為這是個極度瘋狂的設想 在山區中開出河道 絕非如雲峰所說的那般輕描淡寫 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命來填 而且沒個數年乃至十數年休想完工 可挖通了也正如這人所說 可溝通南北往來 的確是好處多多 尤其是漢中與秦州兩地 受益最大
至於人命 卻沒人放在心上 戰俘與其白白殺了 還真不如做點貢獻出來 死了還能被人唸叨著好處 也算死得其所
荀灌娘欠身問道: 斷山 究竟是否可行 為師也不便妄言 且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