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8部分

增長了一半以上,除此之外,老人還改良了小麥和玉米等十幾種農作物,使得這些農作物的產量有所提高,老人研發出來的雜交水稻已經到了第四代,雜交水稻的種植面積也達到了幾千萬畝,這位老人為華夏的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老人在平凡之處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就算是國家領導人見到了老人,也要客氣的稱呼一聲袁老。

這次調查許氏集團,因為趙康傑發現了許氏一號大米在華夏比較暢銷,已經佔據了高階大米的三分之一左右的市場,所以就對許氏一號大米進行了調查,一調查才發現,許氏一號大米並沒有在國家任何部門進行備案,也沒有申請專利,於是就對許氏一號大米的安全性產生了懷疑,所以就讓人採購了一批許氏一號大米,委託京城大學進行檢測,而袁老當時也在做一項研究,在同一個實驗室裡面,袁老在一旁指點了一番,看到了最後得出的報告,也是大吃了一驚,所以才會來到了這裡。(未完待續。。)

第九百七十六章 重視

袁風林呵呵一笑,淡淡的說道,“康傑客氣了,能夠讓你這個局長給我倒水,我也是很榮幸啊。”

袁風林端起了水杯,輕輕地抿了一口,然後就看著劉向華說道,“老劉,許氏一號大米關係重大,我們現在研製的雜交水稻第四代的目標就是一畝地產出一千公斤的稻穀,我們的研究還沒有成功,沒想到現在被一家民營企業捷足先登了,明天你說的那個小夥子會過來吧?”

袁風林參與了對許氏一號大米的檢測,知道許氏一號大米的各項營養成分都很合適人體的吸收,是一種質量比較優良的大米,這一點並不能讓袁風林感到驚奇,讓袁風林感到奇怪的是兩點,一個是這種高品質的大米的畝產竟然達到了一千公斤,現在袁風林帶著的研究小組也只是正在研究畝產一千公斤的雜交水稻,到現在還沒有什麼明顯的成果,沒想到許氏集團就能夠把畝產一千公斤的水稻研製出來,而且品質還這麼好,尤其是已經進入了大規模種植的階段,已經投入了商業化運作,這一點讓袁風林大為震驚,心裡面對自己產生了疑問,難道真的是民營企業才能有活力,有動力做研究,他們這些政府的人都已經落伍了吧,想到了這一點,袁風林有一點淡淡的失落感,更多地是為國家能夠有這樣一個新的水稻品種的問世而高興。

許氏一號大米還有另外一個事情比較厲害,簡直是有突破性的發展。水稻的一生要經歷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個時期。其中,營養生長期主要包括秧苗期和分櫱期。秧苗期指種子萌發開始到拔秧這段時間;分櫱期是指秧苗移栽返青到拔節這段時間。秧苗移栽後由於根系受到損傷,需要5…7天時間地上部才能恢復生長。根系萌發出新根,這段時期稱返青期。水稻返青後分櫱開始發生,直到開始拔節時分櫱停止,一部分分櫱具有一定量的根系,以後能抽穗結實,稱為有效分櫱;一部分出生較遲的分櫱以後不能抽穗結實或漸漸死亡,這部分分櫱稱為稱為無效分櫱。分櫱前期產生有效分櫱。這一時期稱有效分櫱期,而分櫱後期所產生的是無效分櫱,稱無效分櫱期。

水稻的秧苗期和分櫱期都需要大量的人力來管理。到現在為止也沒有合適的農業機械能夠代替這一步,所以水稻種植比較辛苦,而且育苗還有失敗的風險,這樣的話。秧苗就不會結出稻穀。

水稻前期的種植比較辛苦。而且還有失敗的風險,但是根據趙康傑的安排人做出的調查則顯示,許氏一號大米的種植並不需要傳統的幼苗期和秧苗分櫱期,許氏一號水稻收穫以後,在將土地進行一番機器翻耕以後,將土地平整以後,許氏一號水稻的稻穀就被直接埋進了土地裡面,然後下面就等著許氏一號水稻的幼苗破土而出就行了。

幸好許氏一號水稻的種植依然需要大量的水。要不然袁風林就要慚愧至死了,相比於畝產一千公斤的產量。袁風林更在乎這個不用育苗的技術,這個技術簡直就是劃時代的的革新,歷來無論是哪個國家的水稻種植都是相同的程式,需要進行前期的培養,將秧苗培養出來,然後再進行插秧,許氏集團的這個革新完全是省去了無數的人力成本,袁風林心裡面真的想見見研究出這個技術的人,探討一下對水稻改良的想法,所以就對這個事情很重視,聽趙康傑說要去見劉向華,袁風林就直接跟了過來。

劉向華見袁風林一副心急的樣子,笑了一下,他以前見到的袁風林都是一臉嚴謹,對於科學研究非常重視,劉向華和袁風林說話的時候,袁風林也是三心二意的想著種子改良的事情,沒想到現在會這麼著急,不過也正是靠著一個個像袁風林一樣的科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