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6部分

覺,於是乎他便將另一個隨他來金華的親信留在了府城。以便能夠及時的獲取府城的訊息。

………………

歡天喜地的送走了前去“巡縣”的曹從龍曹巡撫,陳文便返回大營繼續監督訓練。

昨天於世忠獻上的所謂寶貝,其實在歐洲的軍隊中很是常見,不過在眼下的中國卻是一套十足的稀罕物件。

銃規、銃尺、度板、遠鏡。這些東西乃是用來為火炮測距瞄準,提高其命中率的基本工具。只不過,在眼下的中國戰場上。卻幾乎沒有炮兵會使用這些,甚至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以上的炮手連世上有這種提高火炮命中的工具存在都不知道。

事實上,歷史上這些工具並非沒有運用於明朝的軍隊。天啟、崇禎年間,明廷曾招募過僱傭軍為明軍訓練炮兵,試圖借學習西方軍事技術來強化軍隊。可是隨著登州之亂的爆發,這一程序被徹底打斷,那些學得比較過關的由於牽扯登州之亂成批的被明廷處死,如孫元華、張燾;而那些技術不過關的則多有投降滿清,如孔有德、耿仲明之流。

到了這個時代。炮兵則還是按照經驗來操炮,明清兩軍盡皆如此。甚至到了十九世紀的鴉片戰爭,在熱愛科學技術的滿清酋長們的關懷下,清朝的火器得到了“長足發展”,而那些裝備和普及率上幾乎已經追上了明末歐洲同期水平的清末清軍,卻還是在憑藉著經驗為火炮瞄準。既然如此,被處於維多利亞時代全盛期的英國佬們吊起來打也沒有什麼不正常的。

看著於世忠為炮長們演示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陳文依稀記得如顆粒化火藥、定裝炮用藥包之類的運用似乎在明末就已經存在了。只是他接觸過的軍隊好像都不太清楚這些東西,就連一向重視火器的俞國望也不例外。而像黑火藥成分比、槍用黑火藥和炮用黑火藥的區別之類的東西在後世的軍史論壇裡也幾乎人盡皆知的知識。奈何當初就不甚關心,想要回憶起來可能還需要時間和這方面的刺激才行。

一口氣吃不了個胖子,先把瞄準技術練出來再說。只是眼下他手中的火炮口徑都比較小,尤其是那些打鐵砂、石子的小型虎蹲炮,估計也用不著瞄準,能夠提升命中率的也就是那些弗朗機炮了。但願能夠有個比較好的效果。

看過了炮兵訓練,陳文便前往金華鎮講武學堂。此前本來他已經將巡按御史行臺和金華守禦千戶所衙門進行了規劃,甚至已經開始動工改建。奈何曹從龍一到,對於私設武學的事情很是不滿,在反對失敗的情況下乾脆直接把行李搬到了巡按御史行臺。以那裡作為浙江巡撫衙門,並表示若是陳文繼續在這裡修建武學就乾脆把一起築到牆裡面算了。

對於這等仗著巡撫的身份非要來當釘子戶的大爺,陳文實在沒什麼辦法,只得把房子讓給了他。不過嘛,金華鎮講武學堂還是如期成立,只是改在了大營之中,省得曹從龍沒事過來瓜噪。

第一批入學的軍官全部來自於新近成立的金華鎮總參謀部,這些參謀軍官中有歷經過血戰的軍官,也有剛剛投效明軍不久的讀書人,作為總參謀長樓繼業眼下正帶著一部分參謀到明軍佔領區各地測繪地圖、製造沙盤,而剩下的則留在講武學堂聽陳文和一些有經驗的軍官講課。

其實今天本沒有他的課,不過過來看看總會放心一些,至少若是出了什麼火炮打不響是不是對手使用****陣之類的問題時,他還可以設法糾正一下,免得這些傢伙去騷擾正經吃齋唸佛的佛家弟子清修。

和這些正在大營學習兵法和軍事知識的參謀們不同,在樓繼業帶領下前去測繪地圖、製造沙盤的那一部分參謀此刻則頂著烈日在明軍的保護下前出安華鎮一段觀察、記錄那塊清軍佔領區的地形走勢。

同為協守副總兵,李瑞鑫、吳登科和尹鉞三人由於此前便是魯監國任命的副將,此番曹從龍宣詔時探知他們還在陳文麾下做事,便以魯監國的名義任命這三個人為團練總兵官。而剛剛晉升為協守副總兵的樓繼業則因為魯監國不知道有他這麼個人而錯過了這次晉升,甚至在曹從龍詢問過他的工作內容後,也只是不甚耐煩的表示會向魯監國把他這個副總兵的官銜確認下來,僅此而已。

對於這等拿豆包不當乾糧的行為,樓繼業和他麾下的參謀軍官們在私底下頗為憤慨,而這一切直接導致的便是其中的一些人打了退堂鼓,而另一部分則更加賣力氣的學習參謀作業的相關技能。

只不過,眼下這個總參謀部還是剛剛成立不久,人員雖是就位了,工作範圍也初步的進行了劃分,可是距離真正發揮效用大抵還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而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