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五倍於己的清軍,斬首五百九十二,俘虜近千,甚至包括清軍主帥提標左營副將李榮都被賣隊友的徐大千總送到了陳文的囚車裡。相對的,己方的損失不過是陣亡三十一人,輕重傷九十八人而已。

戰果不可謂不豐厚,只是這一戰也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之中,首先便是配置。

此戰清軍可謂車馬炮全齊,騎兵、炮兵都有,可是南塘營並無炮兵,而騎兵的數量和質量也要比對手低得太多。

只是被陳文從頭到尾這一路上的“道路整修”工作限制得太過厲害,虎蹲炮雖然跟上佇列,但是那兩門弗朗機炮則被落在了後面,至於陣前的那片陷馬坑,也使得清軍的騎兵在這一戰中全無作用。

可這也就是在這樣的地形下才會如此,日後在其他地形,清軍一旦將騎兵的機動優勢發揮出來,那時戰況就會截然不同了。

火炮此戰倒是繳獲了一批,數門虎蹲炮、兩門弗朗機炮,數量不多,可對於南塘營來說實在是雪中送炭。只是炮手還需要重新訓練,至少陳文可不打算用提標營的廢物炮手加入他心愛的南塘營。

至於戰馬,還是不提這個傷心的問題了,清軍的騎兵始終處於後隊,軍潰之際這些騎兵一溜煙兒就都跑沒了,也只有李榮和一些來不及逃跑的軍官以及他們的親兵的戰馬被留了下來,數量實在少得可憐。

兵種配置之外,兵器也是個大問題,鴛鴦陣殺手隊的效果依舊為陳文所滿足,只是此戰南塘營的中軍火器隊由於大蘭山鳥銃的產能,依舊只編練了兩個隊的鳥銃手,而剩下的八個隊則還在使用弓箭,這使得他們在攻擊那些披著雙甲的提標營兵時顯得格外的有心無力。

雖然浙江的天氣也就這個時候才可能披兩層甲冑,但是誰知道下次交戰時會不會還是這樣的時候,總不能每次都指望著弓箭手射清軍的臉吧,所以火器還是要解決的。

接下來便是訓練,不僅僅是反炮兵訓練需要抬上日程,就連平日已經三令五申過的鴛鴦陣士兵攻擊結束後必須返回佇列以保證陣型完整的事情在這一戰中也出現了普遍性的違反,只是既然已經取勝,陳文並不打算再行苛責,可是更加嚴格的訓練顯然勢在必行。

此外,這一戰南塘營幾乎沒有個隊計程車卒都有所損傷,其他各隊不提,鴛鴦陣殺手隊是一個極其需要配合的陣型,不是是個人加進去就可以立馬形成戰鬥力的。每次人員的替換都會導致一段時間內戰鬥力的下降。

現在的問題在於,此間他面對的敵手和戚繼光時代大有不同,雖然只有幾十年的時間,但是火炮已經成為了正規軍的常規兵器,這等無視甲冑、盾牌的兵器對於在純粹冷兵器交鋒中無往不利的鴛鴦陣來說威脅實在不小,陳文可以靠著縱陣來減少受打擊面,但是一旦被炮彈命中,長牌和藤牌也不會比一張紙的防護性更好。

損傷就意味著戰鬥力下降,而鴛鴦陣的戰場癒合能力又不怎麼強,這個勝在精巧的陣法也恰恰是過於精巧而導致了其在面對火炮時的無力,或者是提升戰場癒合能力,或者是在主陣地使用其他戰陣來應對,再或者就是學著戚繼光把車炮營、馬營、輜重營折騰出來和步兵營相配合,否則日後和清軍在平原地形交戰時就會吃很大的虧。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臨陣的指揮問題,這個問題對於陳文而言乃是所有問題中的重中之重,也正是因為戰場經驗的差距,今次才險些被李榮翻盤。所幸解決的辦法陳文早已想到,只是如何才能做好還需要在摸索中前行。

總而言之,這一戰陳文主要勝在了對地形的掌控和清軍作戰方式的瞭解,更重要的還是鴛鴦陣的陣法和自身的勇氣。相對而言,李榮則輸在了輕敵這一點上,在不瞭解對手詳細情況下貿然急行軍進攻,結果被南塘營一頓亂拳打死在地。

只是這一戰後,如此規模的傷亡勢必會使得清軍,起碼田雄的提標營對於南塘營產生不小防備心理,以後怕是再不會有這樣好的打悶棍的機會了。

不過勝了就是勝了,以五百兵殿後迎戰兩千五百餘清軍,己方陣亡三十餘人,傷不及百人,而清軍被斬首接近六百,俘虜更是近千。

雖然斬首中很有一些來自於佔領戰場的明軍按照慣例把清軍無法逃脫的傷兵,但在《日內瓦公約》橫空出世之前,這也是極正常的事情,畢竟絕少有人願意去給剛剛還是以命相搏的敵人浪費時間和傷藥,與其讓他們哀嚎著死去,補刀反而是更加人道的選擇。

此間已是大捷,無論是出於激勵將士更加努力的訓練的考量,還是剛剛從徐磊口中得到的紹興綠